第5章 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系统结构 本章学习要点 ● 存储器的分类及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 ●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和只读存储器 ROM的基本结构 ● 存储器扩展接口 ● 辅助存储器及新型存储器技术 5—1 本章知识重点 5-1—1 存储器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1.存储器的概念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来存储信息的部件,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计算机中各种信息的存储和交流中心。 2.存储器的分类 存储器按照其制造材料、读写功能、信息的保存情况及其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来区分,可以有以下 4种分类方法: (1)按照存储介质分类 采用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存储器。 采用磁性材料——磁表面存储器。 采用光学材料——光表面存储器。 (2)按照读写功能分类 存储内容固定不变,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只读存储器 ROM。 存储内容可以改变,既可以读出又能够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又称为读写存储器)。 (3)按照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 断电后信息即消失——非永久性记忆的存储器。 断电后仍能保存信息——永久性记忆的存储器。 (4)按照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分类 存放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主存储器。 存储 CPU当前操作暂时用不到的程序或数据——辅助存储器。 暂存 CPU正在使用的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3.存储器的基本性能指标 (1)存储容量:存储器可以存储的二进制信息总量称为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存储器单元数×每单元二进制位数。 应该注意:通常8位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字节,用B(Byte)表示,存储容量可以字节(B)为单位来表示,对于大容量存储器还可以用千字节(KB)、兆字节(MB)、 吉字节(GB)、太字节(TB)等表示。 其换算关系为:1KB=2100B=1024B IMB=210B=1024KB 1GB=230B=1024MB 1TB=240B=1024GB (2)存取时间:指启动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用的时问。 (3)存取周期:指连续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 注意:存取时间和存取周期都是衡量存取速度的性能指标。 (4)价格:常用每位的价格来衡量。一般来说,主存储器的价格较高,辅助存储器的价格则低得多。 存储器总价格正比于存储容量,反比于存取速度。一般来说,速度较快的存储器,其价格也较高,容量也不可能太大。因此,容量、速度、价格 3个指标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所以,用户在设计和选用存储器时还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要根据实际需要全面衡量,尽可能满足主要要求并兼顾其他,尽量提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