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对华出口前景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中国对德国机械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德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其对中国出口有什么新动向?这些都会对中国相关的装备制造企业有影响。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产品出口额及国际市场份额均居全球首位,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中国对德国机械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将为其相关企业提供众多商机,也有助于中国减少对德贸易顺差。双方在该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符合各自的经济利益。 德国机械制造业概况 机械制造业在德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只有汽车制造和化工业等可与之相比。但是,后者均为大公司占主导地位,而机械制造业的主力则是平均拥有 150 名员工、年均营业额 2600 万欧元的中小型企业。2006 年,该行业实现销售额 1670 亿欧元,略低于汽车制造业。但是,其 6000 家企业聘用员工的总数达87.3 万,就公司数量和就业人数(均不包括供应商)而言,要远高于汽车制造业。 德国机械制造业的独特结构 机械制造业的结构在德国工业界独一无二,反映在德语的定义“Mittelstand”,它表示该行业由中、小型企业组成。国际社会一直称这种结构为“典型的德国结构”,象征着自主的企业文化,代表着德国企业家的独立、创造性和自由主义哲学。外界曾有人宣称这种结构已完全过时,特别是全球化趋势更是助长了这种观点。但事实是德国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很少具有今天这样强大的竞争力。即使美元继续贬值,德国机械制造业 2007 年连续第四年保持增势,超过 2006 年的历史最高纪录。 德国机械制造业的优势和成功因素 1.创新实力。创新实力无疑是德国机械制造业现在以及未来在国际竞争中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2005 年,创新产品占该行业全部产值的 1/3。2006 年,创新领域的投入高达100 亿欧元,为历史新高。其创新实力来源于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和研发投入。据统计,过去的 20 年里,每 10 年该领域工程师人数就增加 1 倍。在德国这样的高工资国家,绝大部分的工业领域能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根本在于拥有众多先进的专有技术,这是德国长期坚持参与研发领域国际竞争的结果。但是,2006 年底至 2007 年初,德国工程师协会调查发现,全德工程师短缺数量达2.2 万名。2007 年2 月,联邦劳工局的一份报告也指出,自 1981 年以来,德国首次出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