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公文写得既有深度又有新意 公文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强弱,主要看它的 主题正确与否、深刻不深刻、指导作用大不大。因此,如何深刻 地提炼和表现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需要注意克服两 种通病:一是肤浅,内容不深刻;二是陈旧,俗套没有新意。下 面结合实际谈谈这两种通病的表现、原因及如何克服的办法。 (1 )公文主题不深刻,主要表现为:或撰写“红头”文件,贯 彻上级的部署,照抄照搬,没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 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怎样贯彻执行,使下级无所适从; 或向上级报告情况,空表态,讲过程,无特点,认识一般化,提 不出什么问题;或总结经验,搞个调查报告,一个观点加上一 个例子,没有中肯的分析,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诸如此类,都是 有些公文主题不深刻的主要表现。现就简报、总结、情况报告、 工作安排等文种,主题得不到深刻表现的几种情况综述如下: 一种是泛泛议论。有些情况报告反映提高认识方面的情 况,总是习惯于以空道理替代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至于思想 认识问题是怎样表现的,思想“扣子”是怎样解开的,认识是怎 样提高的,这些需要着重反映的情况却得不到反映。因而,读 了报告后,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只能使人感到空而乏味。 讲到“工作体会”,既无事例,又无分析,泛泛议论。而空议论不 等于“体会”。工作体会,即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得出理性认识, 要以事论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通常采用夹叙 夹议的写法,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从中得出结论(体会)。否则, 空议论,既无助于表现主题,也不符合公文写作的要求。 第二种是光摆成绩。有些工作情况报告,成绩摆得充分, 但对取得成绩的原因,有些什么经验教训,没有进行总结,有 的甚至只讲成绩,不讲别的。有份工作总结报告,从粮食丰收、 副食品生产全面增长、乡镇企业持续发展、进一步搞活流通、 城镇建设有了新发展、科技促进了经济发展等方面,通篇是摆 成绩。成绩自然要讲,但对取得成绩的原因不作分析,仅仅停 留在摆成绩上,必然显得肤浅了。 第三种是面面俱到。有些情况报告,把所做的工作基本上 都讲到了,但蜻蜒点水,点而不透。譬如,讲“深化企业改革”, 就把管理体制改革、承包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干部聘 任制、优化劳动组合等都列上了,但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哪些需要加以完善等情况却没有反映,干篇一律,没有什么参 考价值。 。 第四种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