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数字资源全覆盖进行教学点教育教学工作 在小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进行辅助教学,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不但可以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而且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认为使用术越多效果会越好,甚至滥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导学功能,把握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以下是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形式较具体形象,在他们眼里,数学无疑是一门抽象、枯燥、复杂的学科。如何都能使抽象、枯燥、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趣味化、简单化呢?通过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投影、幻灯等电教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进行课堂教学,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如在新授之前,教师运用电教媒体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趣,提出相关的问题设疑,从而在学生心理上设置一种悬念,可以强烈地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鲁迅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传统的课堂教学以静态为主,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单调、枯燥。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变静为动,声情并茂,为激发学生想学、乐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用动画引出猴子分西瓜,一个西瓜两只猴子平均分,每人()个,这时无法用整数表示,学生产生疑问,新课自然展开。 二、二、把准辅助时机,促进主动发展。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能把准时机,辅助到 “妙”处,“巧”处,便有事半功倍之功效。1 .使概念清晰化。例如:行程问题的教学中,要明确运动的起点是同地还是异地,运动的方向是同向还是反向,运动出发的时刻是同时还是不同时等,诸如此类的抽象概念,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刺激学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