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 版)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17001 课程类型: 公共必修课 适用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学 分:3 总 学 时:52(讲授32,实践20) 修订单位:江西应用工程学院 修订日期:2015 年9 月28 日 第一部分 课程大纲总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的主课程。要求大学生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坚信勇于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课程目的:帮助大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珍惜大学美好时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了 解 我 国社 会 主义宪 法和有关 法律的基本精 神 和主要规 定 ,真 正做 到学法、懂 法、用法,依 法办 事,依 法维 护 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 法权 益 。 课程任务:以 马列 主义、毛 泽 东 思想、中国特色 社 会 主义理论体系为指 导 ,针 对大学生成长 过 程中面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 题 ,有效地 开 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道德观、法治 观教育,综 合 运 用相 关 学科 知 识,依 据 大学生成长 的基本规 律,教育引 导 大学生加 强 自 身 思想道德修养、强 化 法律观念 和法律意 识。 二 、教学基本要求与运 行 2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2.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正确理想信念。 3.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法律素质。 4.培养大学生运用基本理论指导生活工作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运行 1、课程学时分配: 总 学时: 52 学时 周数:20 课内教学: 26 学时 周数:16 自主学习: 6 学时 实践教学: 20 学时 课程学分: 3 学分 (理论 1.5+实践 1.5) 2、课程教学方式: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自主学习为辅,通过讨论研究、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3、课程成绩评定 出勤率 20%,自主学习 10%;实践课教学20%;期末考核 50%。 4、课程考核方式 出勤考核:以到课考勤,结合到课状态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