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五册[人教版].变形记★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相关知识;2、了解卡夫卡;3、了解小说的情节及人物。(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品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2、欣赏作品中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 3、领略外国小说心理描写艺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亲情异化而导致格里高尔被亲人抛弃,认识出现代社会制度摧残人性的负面现象。★教学重点1、能叙述大致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2、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并对比家人的心理变化。★教学难点分析荒诞的情节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教学方法阅读、分析、讨论。★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教学重点:1、介绍作者情况、写作背景以及现代主义文学的有关情况2、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小说的情节内容。一、导入课文:什么是好小说?这是个永远可以谈论却又永远难以求解的问题。但好小说不一定是好看的小说,不一定适合大众读者的阅读口味,因为好小说都是新鲜的,独特的。它在与传统阅读习惯“对抗”过程中提供了新的艺术因素,使习惯于传统阅读的读者不得不陷入难解之谜的深渊,所以也往往给人们留下了不怎么好看的印象。阅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智力、情感上的挑战,因为他的作品是文学上的一个变数,很陌生,用传统的阅读方法很难解读。我们对传统小说的阅读最惯常的思路,即按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展开阅读。在传统的小说中,最讲究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一部小说价值的大小就看其是否提供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可在《变形记》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有哪些强烈的令人难忘的个性留下来,人物几乎都湮没在一片丑陋、冷漠之中。在传统的小说中,有起伏跌宕的情节线索贯穿始终,悬念迭出,引人入胜。但《变形记》写的都是一些具体琐碎的现实生活的细节,简直没有什么故事,也没有什么情节,甚而觉得有些繁冗拖沓。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都会局限在天时、地理、人际等客观因素的牢笼中,还必须遵循着逻辑原则及因果关系来合理推论。但《变形记》超越时空的限制,对事件的交代极其模糊,不指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甚至泯灭了幻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虚幻与现实难解难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了。看来,卡夫卡的《变形记》把我们带往不熟悉的另一世界,而其实,那另一世界原本属于我们的人性之邦,只是卡夫卡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