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而现在的中国对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本身的认识又不完整。在这样一个混乱中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诚恳,但孩子诚恳后又在外面受别人欺负;我们教育孩子善良,结果我们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们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是不是该教孩子更加凶悍一点? 人品教育: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 孩子成长成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很多家长的标准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是错误的标准。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个性是否健康,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能不能吃苦?是否勤奋等都是标准,现在的中国,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而成人世界成功的标准就是有钱,有地位。我自己深深地陷入到这样的痛苦之中,许多人见到我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俞老师,你现在也进入中国富豪榜了!”没有人会说:“俞老师,你的人品不错。”第二句是:“你作为新东方的掌门人,新东方很赚钱啊。”假如说有一天我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成功者吗?还会有人过来告诉我“俞老师,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吗? 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作用很大。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源。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 我的父母不识字,但他们身上的优点我耳濡目染,成为我做人的准则。我父亲是个木工,是我们那方圆 15里的专家。我父亲是个一高兴就可以不要工钱的人。因为往家拿不回钱,我母亲就跟我父亲打架,我父亲长得很壮,我母亲很瘦小,但我父亲从不还手。所以呢,我老婆怎么训我,我都是不回嘴的。父亲的大度变成了我身上的一个优点。我母亲带给我的东西更多,有两样东西是我从小就学会的。第一,要勤劳勇敢。第二,要乐于助人。一次下大暴雨,我母亲带着一家四口人一起把邻居家的稻谷全都收回去了,自家的稻谷却被淋湿了。当时我很不理解,母亲就给我讲了两点,首先,他们家没有人,如果我们不帮他们收,他们家一年的粮食就会淋湿。其次,如果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是不可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的。我母亲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第二件事情,有一年粮食欠收,我们家就剩下不到 20斤的粮食,母亲居然分出一半的粮食送到邻居家,当时我很不愿意,而母亲却说:“没事,我们家人少,还可以用菜掺着米吃,邻居家人多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