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保费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保费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1页
1/6
我国保费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2页
2/6
我国保费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3页
3/6
我国保费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饶正洪 发布时间:2010-09-21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力量,在我国还处于迅速发展的上升阶段。从 1998年到 2006年,我国保费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不仅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世界保险业同期的平均增长水平,甚至快于亚洲新兴保险市场。2008年,我国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9784.1亿元,同比增长 39.1%,是 200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然而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都还处于世界的低水平。2003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为 8.06%,平均保险密度为 469.6美元。而2005年,我国保险深度为 2.7%,保险密度为 380元,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与我国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是不相称的。同时,我国保险市场结构严重不均衡,区域化差异非常大。如 2007年,上海市的人均保费是西藏地区的27.88倍,这些都说明了我国保险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二、保费收入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我国保险主要由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组成。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时,寿险保费收入几乎为零,到 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过非寿险保费收入之后,寿险业在保险业已处于主导地位,并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2007年,我国人寿保险收入和财产保险收入比例为 2.52:1,说明在保费收入的影响因素中,人寿保险收入比财产保险收入的影响因素所占的比重要大。理论上,影响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结构、保险补偿功能的实现等;影响人寿保险保费收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受教育程度、人口数量、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等方面。 在国外学者对保险需求的研究上,林宝清等(2004)对我国财产保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作了实证分析。该研究采用1988—1992年和 1997—2002年我国各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财产保险的需求弹性系数值与我国GDP和人均 GDP都不存在相关关系,且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值(均值 1.072)。Mantis和 Farmer(1968)发现人口数量对人寿保险的需求有正向关系;Lewis和 Camphell(1980)发现收入和保险需求有正向关系;Burnett和 Palmer(1984)发现受教育程度对保险需求也有正向关系。考虑到保险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以及数据的可用性和可获得性,本文利用2007年我国各地区保险保费收入总额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采用2007年我国各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和人均可支配收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保费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