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 传播的几种概念: (1)共享说:传播信息的过程就是分享信息的过程; (2)劝服说:传播是有目的的影响别人的行为,突出了传播的功利性。 (3)反应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科学的传播定义: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A 传播的信息性(传播传的就是信息,信息是传播的前提,传播是信息流动的基础)。 B 信息的可流动性和可测度(用人文的方法和物理的方法都可以测度信息的传播过程,没有传播,信息是静止的,信息不流动,传播便不能成立)。 C 信息的可转换性。(信息可以变成文字信息,精神信息也可以转换成物质信息,各种信息大都可以变成电子信息。) 信息和传播都是不能脱离时间和空间而存在,信息具有时间的传播性和空间的传播性。 传播学产生的原因 1.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经历了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和网络传播阶段。传播学就是在传播技术和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下诱发起来。 2.政治和战争的需要。盖洛普1930 年进行民意调查预测总统选举,霍夫兰通过电影研究战争宣传与军队士气问题。 3.新闻学的发展。新闻学的成熟为传播学打下基础,并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来推动它,为传播学的产生留下空白地带。 传播学的经典之作 1948 拉斯韦尔 《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主要观点有二,一是提出 5W 模式,二是著名的传播三功能说。1.环境监视2.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建立相互关系3 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1949 拉扎斯菲尔德 墨顿 《大众传播,群众的判断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1949 香农,韦弗 《传播的数学理论》 提出香农——韦弗模式 1949 施拉姆《大众传播》 1949 霍夫兰《大众传播实验》 1953 霍夫兰与人合著《传播与说服》 传播学五位奠基人 拉斯韦尔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倡导“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他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有: (1)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2)提出注明的“5W 传播模式”和传播的“三功能说”,前者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并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后者则为赖特、宣伟伯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做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 (3)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在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