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业务流程,提升企业执行力企业的流程管理体系应该是清晰的多维度结构,而且必须是端到端和集成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以此为基础实现组织、流程和 IT应用系统的整合及改进。一、在架构流程管理体系时,首先要将流程进行分类。通常,企业的业务流程一般被分为核心流程、支持流程。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流程在企业中所体现的功能不同而进行区分的。核心流程的输出输入都是面向客户和市场的,是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的实现过程;支持流程是支撑服务核心流程的。分类的目的并非只为从理论上或者概念上阐述的方便,而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所必须的相互依赖的功能的高层次架构。二、在分类的基础上,要对流程进行分层。业务流程之间的层次关系反应业务建模由总体到部分、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关系。这样一个层次关系也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有利于企业业务模型的建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先建立主要业务流程的总体运行过程,然后对其中的每项活动进行细化,建立相对独立的子业务流程以及为其服务的辅助业务流程。流程通过分级管理,一般一个面向客户的端到端的价值链可以分解为若干业务领域、业务领域进一步细分为流程、流程细分为活动。具体描述如下:业务领域:以客户为导向的公司整体的端到端架构,有核心业务领域和支撑业务领域,如集成供应链(ISC)、集成产品开发(IPD);业务领域:业务分解结构,包括业务流程以及核心业务领域内流程的关联关系,比如 ISC 的计划模块、采购模块;流程:一组有逻辑关系的联系活动,包括为获得期望的结果而制定的业务规则,如采购领域的安排采购物料到货、共享采购预测流程;活动:为获得期望的可以预测、可以衡量的结果而执行的一组任务,如处理 PO 操作指导书。三、打通端到端业务流程。所谓端到端流程,端为企业外部输入或输出,这些输入或输出来自客户、市场、外部政府机构以及利益相关者。端到端流程则是指满足来自客户、市场、外部组织、利益相关者输入或输出之间的一系列连贯、有序的活动的组合。将流程进行分层和分类描述之后,经过端到端的流程梳理就可以把客户、利益相关者、法律法规的要求都在所设计的流程管理体系中加以体现。这不仅仅可以检查流程的完整性,还可进一步去发现流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把综合的目标在架构好的流程体系中进行了逻辑实现,这样就可以把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的问题尽早的揭示出来,为流程的顺利执行扫清障碍。如此就构成了企业流程管理平台,企业目标的实现就有了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