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课堂实录一、了解诗人,解读诗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板书:唐)说到唐诗,你会想起哪些诗人?生:李白、杜甫。师:分别是诗仙、诗圣呀,还有吗?生:王昌龄。生:李贺。生:白居易。生:王维。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的确,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鼎盛时期,出了不少千古留名的大诗人。刚才有位同学说到了王昌龄(板书:王昌龄),他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并不亚于李白,你对王昌龄有哪些了解?生:他生于公元 698 年,死于公元 756 年,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他的籍贯是太原。师:(微笑)看来你对他的户籍很了解。生: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和《从军行》是他著名的代表作。师:(追问)你知道这两首诗被称为什么诗?生:边塞诗!师:你知道什么叫边塞诗?生:我认为边塞诗就是描写边疆士兵生活的诗。师:王昌龄当时在诗坛就有“诗家夫子”之称,足见他的诗歌造诣之深。由于他擅长写七言绝句,还被冠以“七绝圣手”之美誉。尤其以边塞诗最为著名,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边塞看看。(课件显示阴山)师:这是阴山,在内蒙古中部,它山峦叠嶂,绵延千里,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在这里修筑边关抵御北方少数民族,也就是被称为胡人的少数民族的侵扰。唐朝时,就有一支叫匈奴的胡人常常盘踞于此,屡次度过阴山,侵犯中原,于是无数热血男儿离开故土,告别亲人,万里长征,来到这里,日夜守卫祖国的安宁。曾深入边塞生活的王昌龄用他的诗记录下那里的边关和那里的战士。(板书:出塞)(生齐读诗题)师:你怎么理解出塞?生:出了自己的国度,到塞外去。生:战士离开自己的家乡,去保卫祖国的边疆。师:说得好!其实王昌龄并不是第一个写出塞的人。“出塞”是汉代的乐府诗题。王昌龄用这样的旧诗题写了什么内容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昌龄这首非常著名的边塞诗《出塞》。(课件出示诗歌)二、初读诗歌,读准读通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生自由读,师巡视)(抽生读古诗,一生把“不教”读成“jido”)师:谁有什么发现?生:“不教”应读不“jido”,而他读成不“jido”。师:(微笑)那你来读读。(生读)师:你刚才注意到了这首诗中的一个多音字,在这首诗中一共有三个多音字(课件出示多音字词:人未还、飞将、不教)“将”好理解,那“人未还”的“还”为什么要读“hudn”,“不教”的“教”要读成不“jido”呢?也“人未还”就是没有回来的意思,所以要读“hudn”。生:“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