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乡愁》教学设计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乡愁》教学设计_第1页
1/4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乡愁》教学设计_第2页
2/4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乡愁》教学设计_第3页
3/4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乡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同学们,每当星期五老师宣布放学的那一刻,你最想做什么回家是呀,每一个远离家乡,或去追求理想,或去完成学业的游子,无一思乡,乡愁一直都是古往人们常常谈到的话题今日,我们就要一起来感受一首字里行间流露着乡愁的现代诗,余光中的乡愁。一、创设情境导入,感受诗歌的音乐(伴着《思乡曲》音乐,师充满深情地走上讲台1、1972 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诗人余光中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然他拿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矇眬,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师播放《乡愁》的朗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生听)2、大家听得很投入,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先生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吧!(老师板书课题:乡愁 )3、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屏幕显示:深情地朗读 细腻地感受 诗意地仿写)介绍作者生平1、乡愁是余光中不变的情结。他为什么对大陆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就需要我们对他的身世做一番了解。(请看大屏幕:余光中,1928 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 年去台湾,当时仅 21 岁,再还乡时已经 64 岁。余光中从 60 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70 年代初创作了《乡愁》,他说:"我 20 分钟写出的是 20 年的思乡之情。")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读诗歌)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学生朗读) 2、一生读、齐读3、谁来说说你读这首诗的心理感受(悲伤,凄凉,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一种说不出的痛;无奈,惆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仿佛听到一位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4、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应该用一种什么语调、语速来读呢(语调深沉 ,语速舒缓,感情层层递进。)5、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朗读,注意把诗歌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学生齐读)三、细腻品读,读出诗意(悟诗情)1、诗歌的语言无时不在敲打着我们的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乡愁》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