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公众人物逃税案件的个人看法 公众人物逃税案件的个人看法 近日,xx 省 xx 市税务局稽查局查明,网络主播在 2024 年至2024 年期间,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 6.43 亿元,其他少缴税款 0.6 亿元, 依法对黄薇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 13.41 亿元。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 xx 因逃税漏税导致自己的直播间以及社交账号被永久关闭。 官方整治网红直播间偷税漏税的大潮,也揭示当下直播间乱象! 01 贪欲更愚蠢? 偷税漏税这事儿,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所以税务机关和动了歪心思的纳税主体一直就是猫鼠游戏,高级智力竞赛。 特别是明星网红等高收入群体偷税漏税的事件屡见不鲜,远有xx 偷税漏税入狱,后有 xx 因税务问题被封杀,近期有 xx 因偷逃税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 2.99 亿元。 然而鸡杀得再多,猴子们还是蠢蠢欲动,巨大的利益总是让人抱有侥幸心理,以为雨点淋不到自己。 事实上,目前我们的税务监控系统已经非常完善了,结合大数据很容易检测到偷税漏税的问题,所谓的税收筹划其实还是在打擦边球,传统企业现在都特别收敛,因为他们知道那点儿偷税漏税的猫腻完全逃不过执法。而像微商、网红这类新兴商业群体却总在想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着如何设计个交易结构把税给逃了。 比如特别简陋的,主播单独设立一个公司签个经纪约,价格拉高一些。就能把贸易主体的销售利润用主播出镜的费用给挪出去,变成个人独资企业收入;再比如整个直播需要策划案,那也可以出个 PPT 方案,再带走一波销售利润。至于个人独资企业拿到了收入,就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可以继续偷税漏税。结果就是,都觉得直播带货特赚钱是吧,结果一看销售主体……没利润。 这两个网红用的手段就是把个人收入转换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收入,个人独资企业避税的原理在于个人独资企业不用交 25%的企业所得税,最终经过一系列优惠后,综合税率低至 0.8%-3%左右,可以说是非常低了;这也是很多网红采纳的手段。 那么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套路,人家税务机关能不知道吗?只是还没有查到你而已。然而作为超级大网红这样的社会高曝光人群,税务机关能不查么?只不过或早或晚而已。为什么我们赚着几千块工资的打工人都知道的道理,一场直播几个亿的大公司 CEO 不明白? 铤而走险也无非就是这么几个原因:一、收入过高,心疼纳税金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