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养老院创新与管理考察材料 县位于市东南部,辖 30 个乡镇,人口 57.8 万,其中农业人口 46.2 万,有农村五保户 2790 人。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大力支持下,我县着力建立健全敬老院管理运行机制,创新敬老院管理模式,积极探究“院民自治、民主管理”,努力做到院务管理制度化、经费保障财政化、集中供养协议化、文化生活多样化、服务工作人性化,有效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我县罗城中心敬老院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一、建立院民自治组织 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是一个特别群体,年龄差异大,身体状况参差不齐、个人性格各异,长期生活在农村,已经习惯自由散漫,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把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引入敬老院管理,建立院务管理委员会,下设生活服务组、卫生清洁组、治安调解组、生产互助组、学习娱乐组,发挥五保对象自身的作用调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实现院民服务院民、院民管理院民的自治管理。 院务管理委员会由敬老院全体人员共同选举产生,主要职责是参加内部管理,协助院长做好各项工作,讨论、审核并监督财务开支,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调解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五保对象之间的矛盾,组织协调供养对象开展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生活服务组负责制定每周食谱,并向全院公示监督、参加采购工作,协助照料不能自理对象;卫生清洁组负责督促院民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为院民制造良好生活环境,培育集体生活习惯;治安调解组负责院内安全预防、教育和保卫工作,及时发现、化解院民之间的各种矛盾,增加互信、增进团结,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生产互助组负责组织有劳动能力的院民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或护理工作,形成互帮、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学习娱乐组负责组织院民学习政策法规、时事政治,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丰富院民文化生活,院民在活动中猎取乐趣,开阔心胸,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在院长和院务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小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把院务管理落实到各组,细化到人,做到事无具细充分调动院民参加院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个生活能自理的五保老人都“动”起来,积极参加院务管理和生产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院务自己干实现了以五保老人管理五保老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院务自治,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