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36 道试题,共 72 分。)1. 用喜欢的行为作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这是什么原理A. 普雷马克原理B. 强化原理C. 修正原理D. 反复律 满分:2 分2. 同一分析器的多种感觉会因彼此互相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A. 适应B. 对比C. 适合D. 对应 满分:2 分3. 董奇等将元认知的学习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A. 学习活动开始的自我监控B. 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C. 学习活动完的自我监控D. 学习活动完毕后的自我监控 满分:2 分4. 小朋友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关系是( )。A. 两者完全对应B. 两者常有所出入C. 心理年龄发展比实际年龄发展快D. 心理年龄发展落后于实际年龄 满分:2 分5. 下面对幼儿的无意想象,认识错误的是()。A. 想像有预定目的B. 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 想像的主题不稳定D. 想象的内容零碎,无系统 满分:2 分6. 小朋友概括地反应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生发展的。小朋友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这不包括()。A. 直观的概括B. 动作的概括C. 语词的概括D. 抽象概括 满分:2 分7. 识记:“杯子、椅子、球拍、衣服、电视……”等实物,记住这样一句话:“我坐在‘椅子’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端着‘杯子’喝水……然后穿上‘衣服’,拿起‘球拍’打球去了……”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这阐明( )。A. 词语记忆可渗透到形象记忆中B. 形象记忆可渗透到词语记忆中C. 形象记忆优于词语记忆D. 词语记忆、形象记忆相对独立,不具有渗透性 满分:2 分8. 将“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阐明( )。A.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互相独立的B. 机械记忆可渗透到意义记忆中C. 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D. 机械记忆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满分:2 分9. 有的小朋友 3 岁就能很好地辨别左右方位,而有的小朋友直到 6 岁才能对的辨别出左右方位,这阐明不一样小朋友之间( )。A. 是有智力超常和弱智之分的B. 有的小朋友的某些心理可以发展,有的小朋友则不能C. 心理水平存在本质的不一样D. 在发展速度上存在个别差异 满分:2 分10. 幼儿重要活动方式是( )。A. 游戏B. 模仿C. 逻辑推理D. 阅读识字 满分:2 分11. 在感知运动阶段,小朋友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托感知和( )。A. 记忆B. 注意C. 动作D. 口头言语 满分:2 分12. ()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