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3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孤独者名著读后感 始终都不太宠爱读鲁迅的作品,它从娱乐的角度来讲是比较没意思的,甚至是比较枯燥的,文字又太深刻,所以读起来就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是一场心灵的搏斗和拷问。你好像要拷问,有时又好像要拷问自己。亦或许是自己的学问太过浅薄了。 如今,静下心来读过才知道,他的文章并没有想象中的晦涩难懂,只是一开始,没有深究他所在的时代特征,忽视了行文背景,文章自然就无所依了。这其中,《孤独者》是我比较宠爱的文章之一,无奈的时代,无助的生活,从开头到结尾,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刻骨铭心的凄凉,彻底的孤独和无望,一种“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纠结。 小说的开头就让人心头为之一震——“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特别,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仿佛我和连殳的故事就是死亡的轮回。沉重的阴影覆盖小说人物的命运乃至整篇小说。 第 2 页 共 3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从“送殓”始:魏连殳从小就和他的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死后,他从城里赶回来奔丧。因为是寒石山唯一出外游学的学生,是村民眼中的异端人物。所以大家都特别紧急,紧急他回来会不会依据旧的传统规矩办事。于是便提出三个条件:穿孝服,跪拜,请和尚道士。想要难为连殳,却没想到他毫不迟疑的容许,并耐烦的装殓祖母,使得村人格外惊讶。其实,并非他识时务,或是向旧势力屈服,而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孝子,从那个站在“我”前面的花白头发的老太太艳羡感叹声中,我们可以了解老人所想要的东西,我想:连殳的祖母确定也是满足的。因为是真孝,所以他不在乎从新学堂出来照旧一切照旧。骨子里,他是真正的讲礼,他反对的只是礼俗。以至于在许多女人又哭又拜的时候,他一声不响,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突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马上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生气和哀痛。”他要的不是虚假的形式,也无谓于别人的惊异和不满,他要的只是宣泄心中的伤痛,抒第 3 页 共 3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发失去祖母的伤感。 由此,让我联想到了嵇康,阮籍。鲁迅曾经也说过,嵇康阮籍外表看上去是反礼教的,其实他们是最守礼的。而连殳耐烦的为祖母装殓,以及他的放声一哭,使得他们不仅在行为方式上很接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接近。因此,从连殳身上看到的,正是鲁迅本人与魏晋文人的共通之处,同时,也看到了鲁迅本人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