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矿热炉直接电烘新开炉工艺原理及操作过程

矿热炉直接电烘新开炉工艺原理及操作过程_第1页
1/6
矿热炉直接电烘新开炉工艺原理及操作过程_第2页
2/6
矿热炉直接电烘新开炉工艺原理及操作过程_第3页
3/6
矿热炉直接电烘新开炉工艺原理及操作过程矿热炉主要技术参数2. 1 自焙电极焙烧原理(1)电极糊电阻的变化低温下电极糊不导电,当温度在 373K 时,由于煤焦油、沥青熔化,电极糊的电阻上升,当温度在 373—973K 焙烧时,电阻大幅下降,但在 973K 时焙烧的自焙电极电阻高。当存在电极壳时,在 973K 前焙烧的电极糊实际上几乎不导电。电流负荷是通过铁壳传导的。(2)电极糊焙烧时机械强度的变化当电极糊的加热温度低于 673K 时,电极变软,机械强度下降,但当温度在 673〜973K 时,电极机械强度急剧上升到最大值。(3)电极糊焙烧时气体逸出量的变化规律如图 1 所示.当电极糊的焙烧温度在 673〜773K 时,气体大量逸出,在该温度下电极糊烧结,当温度在 873〜1023K 时,粘结剂焦化,电极达到最终的强度。(4)挥发物的热分解在电极壳内,电极糊焙烧时发生挥发物逸出和热功当量分解,游离碳沉积在炭素电极块的气孔中,使电极的气孔变小。游离碳提高电极的强度、降低电极的电阻。(5)电极糊的焦化热电极糊的单位焦耳(焙烧)热为 1.49~2.51kJ&g•K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控制电极糊温度在 673〜973K 是焙烧电极的关键.而焙烧过程中电极糊温度是随着输入到炉内的功率变化而变化的,根据焦化热的大小、所需焙烧电极糊的重量及控制温度可推算出电极糊焙烧的关键过程是输入到炉内功率的大小。电极糊的焦化热:2.0kJ/kg・K(取平均值),电极糊的体密度:1.45kg/cm2, 电 极 壳 的 直 径 : 1450mm, 焙 烧 段 电 极 壳 长 度 :3X4000=12000mm(无老电极头)。则电极糊的重量为:nX1.45X1.45 三 4X12X1.45=28.73t。当 温 度 控 制 在673K时 , 输 入 功 率 为 : 28730X2X673=38670580kJ=1O743kWh。当 温 度 控 制 在773K时 , 输 入 功 率 为 : 28730X2X773=44416580kJ=12339kWh。当 温 度 控 制 在973K时 , 输 入 功 率 为 : 28730X2X973=55908580kJ=15531kWh。从以上的计算可得出。通过控制输入到炉内的功率可控制电极烧结的最佳温度。根据。通过控制电流(I)和电压(U)可控制功率的大小。(6)增大炉内电阻新开炉期间炉内电流走向主要为“电极一炉料一电极”回路及“电极一炉底碳砖一电极”回路,所以通过增大炉料电阻和炉底电阻可增大炉内电阻。② 炉内立炭砖和极心圆底炭砖表面都砌一层耐火砖;② 耐火砖上铺一层电阻大、含 SiO 较高的锰矿;③ 新开炉焙烧电极阶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矿热炉直接电烘新开炉工艺原理及操作过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