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庭教育案例-母子间“拉锯战”

家庭教育案例-母子间“拉锯战”_第1页
1/2
家庭教育案例-母子间“拉锯战”_第2页
2/2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家庭教育案例 母子间“拉锯战”今日上班坐地铁时,偶遇一对母子。在他们刚上车时就听见这位母亲嘴里念念有词,但具体说的什么听得并不真切直到他们坐到了我的对面我才听清那位母亲说的什么。这位母亲对孩子说:“是不是妈妈不提醒你,你就想不来了?别的孩子周末都在家里写作业,你天天就知道王牌,游戏妈妈不想给你增加负担,没有给你报任何的培训班,可是你呢?王牌王牌搞丢了,天天脑子里只有游戏……”回应她的是孩子的静默,或者说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一分钟,两分钟……孩子有所行动了,孩子把脚上的鞋一下甩出去鞋垫都从鞋里飞了出来。她的妈妈看到他的这种行为,没有理睬,这时候我心里其实是偷偷为这位母亲点赞的。因为现在我教的是一年级的孩子,年纪和这个小孩子差不多我知道有时候冷处理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可是这位妈妈没有坚持几分钟,默默弯起腰把鞋垫捡起来塞到鞋里,把鞋放在了孩子面前。并且低声询问孩子为什么把鞋子甩出去我真佩服这位母亲的耐心。孩子依旧是沉默沉默。当我再次抬起头时我看见这位母亲头偷偷的在擦眼泪,此时我想她的心里肯定充满了无力感。那个仿佛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另一只鞋子也飞了出去,他的妈妈还是耐着性子把鞋子捡了回来,并且问他:“你刚才没有看到妈妈哭吗?你是不是非要把妈妈气的住医院,永远见不到妈妈?”本以为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孩子会有所反应,可孩子仍旧充耳不闻。 这时候一个小男孩自己背着乐器上地铁了,那位母亲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从他们的聊天中我知道了,那个男孩今年十岁,在他八岁的时候就能自己坐地铁去上课,谈话中那位母亲一脸艳羡。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手机又拿到了手上,开始打游戏,仿佛只有游戏能吸引他。我也听到了他上车后说的第一句话,还是与游戏有关,他才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啊! 孩子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并不提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但是假如像这位母亲一样,只是一味的妥协忍让孩子就能教好了吗?并不是。这场母子之间的“拉锯战”毫无疑问孩子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母亲,因为他比母亲更加熟悉游戏规则,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父母总会妥协,他才更加肆无忌惮。在与孩子之间的拉锯战中,家长坚决不能妥协,正因为有了家长一次次的妥协,才有了那么多“熊孩子”出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家庭教育案例-母子间“拉锯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