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教案淮阳县外国语实验小学六(5)班陈月一、了解写作背景。师:上课之前,我先送给大家一份珍贵的礼物---学好语文的秘诀,请把它记在心里。(屏幕出示: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声声入耳)请同桌面对面,相互说一说。大声的把它送给所有的同学生齐说: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声声入耳师:带着这份秘诀我们共同来学习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所作的那首家喻户晓的《七步诗》。(教师板书:七步诗)师:课前,我们搜集并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信息,能简单地说说,曹植为什么作这首诗吗?生:因为曹植和曹丕本是同根兄弟,但是曹丕却为了保护自己的皇位而迫害自己的弟弟,曹植非常地伤心,所以作下了这首诗。生: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很有才华,曹操去世后,曹植的哥哥曹丕继位,很忌恨曹植。相传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将其处死,曹植真的在七步之内作出了七步诗。师:老师也搜集了相关信息,看看对你是否有帮助。(出示故事背景),我们来共同探讨,哪句话是创作这首诗的真正原因?生:曹植的才华高于曹丕师:哦,原来这是一首夺命诗。那当时的情形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共同观赏《三国演义》第79回的片断。(播放片断)师:此时曹植的处境那真是——生1:危险。生2:危在旦夕。生3:千钧一发,特别危急。生4:我觉得是迫在眉睫。二、读通诗句师:在这生死攸关的一刻,他到底作了一首怎样的诗呢?(屏幕出示《七步诗》原文)师: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练读。(指导生1读)师:每个字都读对了,真好。(指导生2读)三、理解诗意师:很流利,请坐。古诗会读了,还要理解它的意思,咱们先交流交流,平时,你们都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的意思呀?生1:我一般都先是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词的意思串成一句话就是这首诗的意思。生2:我一般先在家预习一下,然后在课堂上把每个词的意思都解释出来,然后再跟资料串起来。师:你能运用资料,很好。生3:我一般先理解个别关键词的意思。师打断学生:当你理解个别关键词语的时候,是怎么理解的,用什么方法?生3接着说:我就是通过查资料。师打断学生:通过查资料,还可以通过查——生4:查字典。师:还有呢?生5:还可以通过上网查。生6:还可以查字词句篇。师:还有呢?生7:通过课本上查。师:课本上的注释,这是很重要的资源,千万不要忽视它。生7接着说:然后再根据当时的背景,了解一整句的意思。师与生呼应:平时我们在找不到这些资料的时候,你还可以问问同学,还可以问问父母,还可以问问老师,有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懂。试试看。同学自由读,然后交流诗意。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理解,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前两句的意思是?中间两句?后两句呢?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串联下来?生:用豆子在锅里慢慢地煮,然后把煮熟的豆子的残渣过滤掉,留下豆汁作羹,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在锅里一边煮,一边哭泣,后两句的意思是,我们本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紧紧相逼。流露出曹植当时那种心情。师:“我们本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指什么和什么呢?生:豆和萁。师:具体指的是谁和谁?生:指的是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师:你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你很了不起。你能再讲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吗?生1:字面意思是豆子和豆秸本是同一条根上生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紧紧相逼?师:理解的很好。(板书:豆萁)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萁”吗?(教师出示豆秧实物,介绍豆子和豆萁。)师:豆和萁什么关系?生:是一条根生出来的。师:用诗中的句子来说,那就是“同根生”啊(板书:同根生)文中同根生的豆和萁分别指谁呢?生:豆指曹植,萁指曹丕。师: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呢?生:比喻。师:用“萁”来做什么?生:燃烧。师:燃萁是为了什么呢?生:煮豆师:作者在这里就是用“燃萁煮豆”(板书“燃”和“煮”)这种现象来比喻兄对弟的逼迫啊。曹植可谓是用心良苦啊!四、体悟诗情师:这首诗大家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学生无人质疑)都懂了,这还不够,因为读诗不仅要弄懂意思,还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