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成都文殊院藏经楼导游词 成都文殊院藏经楼导游词 1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文殊院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市中心,占地 90 余亩,四川著名佛寺,全国佛教重点活动场所,中国佛教禅宗四大修持场所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灾。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集资重建庙宇,称文殊院。 1988 年新建一座千佛和平塔(铁塔)初建于隋朝,原名信相寺,迄今已有 1300 多年历史。明朝末年,该寺毁于战火,康熙年间,慈笃禅是由在废墟中结茅打坐,诵经修持,于禅定中出现红光,化出文殊菩萨形象,谓其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因此改名为文殊院[1]。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灾。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集资重建庙宇,称文殊院。 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迹至今仍存院内。 丈殊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 11600 平方米。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殿、说法堂、藏经楼庄严肃穆,古朴宏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两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钟楼里悬有 4500 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观音大士像为青铜铸造,可称雕塑精品。护法神韦驮像,为清道光九年(1829 年)第七代方丈本圆用青铜翻砂而成,工艺精细,童颜神态,体现了“童子相貌,将军威仪”的风度。还有一尊列为“空林八观之一”的缅甸玉佛,是院僧性鳞和尚于民国 11 年(1922 年)历尽艰辛,步行募化到缅甸请回的。 成都文殊院藏经楼导游词 2 另外,院内还有大小 300 余尊佛像,无论是石刻、铜铁铸造,还是木雕泥塑,均具有文物艺术价值。文殊院还珍藏有许多宝贵文物和佛经、文献上万册,如院僧先宗等 3 人于每日清晨刺舌取血书写的“舌血经书”;明神宗的田妃绣的千佛袈裟;清杨遇春长女以自己头发绣制的水月观音。 院内所藏唐僧玄奘顶骨尤为宝贵;1942 年在南京发现 3 块唐僧顶骨,现 1 块留存南京,1 块送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1 块就送成都。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