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折桂令·春情原文、翻译及赏析 2 篇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折桂令·春情》译文 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的折磨。 身体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 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殷勤希望的情侣又到哪里去了呢? 相思的痛苦什么时候最猛烈呢?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月亮半明半亮时。 《折桂令·春情》注释 身似浮云:形容身体虚弱,走路晕晕乎乎,摇摇晃晃,像飘浮的云一样。 余香:指情人留下的定情物。 盼千金游子何之:殷勤希望的情侣到哪里去了。何之:往哪里去了。 千金:喻宝贵。千金游子:远去的情人是富家子弟。 证候:即症候,疾病,此处指相思的痛苦。 《折桂令·春情》简析 此曲写得真挚自然,纯乎天籁。题目为春情,写的是少女的恋情。首三句说少女害了相思病,不能自拔,感情波澜起伏。三、四、五句写少女相思的病状,用浮云、飞絮、游丝比方她病得魂不守舍,恍惚迷离,十分贴切。六、七句写病因,游子一去,徒然留下一缕余音,彼此没法相见,只有望穿秋水地希望。最后两句点出相思病最难捱的时刻,灯半昏,月半明,夜已阑。半明半暗的光景,最能勾起相思之苦。这意境与李清照《声声慢》词所写“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相近。此曲押韵有其特色,开头处连用“思”字三次,结尾处连用“时”字四次。连环重叠,写法大胆而自然,颇得本色之趣。徐再思擅长写相思之情,他另有一曲《清江引·相思》说:“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也写得真率坦诚,不假辞藻而墨花四照,与这首(折桂令)异曲同工。所以,《坚瓠壬集》卷三说这两曲“得其相思三昧”。 《折桂令·春情》创作背景 徐再思在故国沦陷后,开始追寻古代隐士的足迹,寻找自我解脱的良方。从一开始的执著追求到最后回归自我,隐居江南。这处处是春、宜酒宜诗的江南风光让作者作者陶醉其间。并以清新柔婉的笔峰抒写下此曲。 《折桂令·春情》赏析 这是一首闺妇思夫之作。题目为“春情”显然是写男女的倾慕之意,而全曲描写一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读来侧恻动人。全曲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分为四个层次:首三句说少女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相思之病;次三句极表少女处于相思中的病态心理与神情举止;后二句则点出少女害相思病的原因;最后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