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课后要精心雕琢三块“玉”--小学教学组织艺术新课程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交往、一起进展的过程。 在中小学老师的职业生涯中,保守的教学活动和讨论活动是相互分离的,而从教学与讨论的关系来看,课后老师应该用讨论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认真雕琢好三块“玉”,即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同学的评价进行思索,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便形成自身的教育思想。 雕琢玉一 ——“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 现代教育,将教学讨论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作为校本教研第一特征的教学反思也因此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老师专业进展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后进行的反思具有批判性。通过反思,进一步发现新问题,改进教学行为,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使教学变得更为幼稚起来。 雕琢玉二——“对同学的评教进行吸收”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问当今课堂,谁主沉浮?同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老师教学进展同学的潜能和特长教学效果的好坏,虽然专家、领导、老师有各自的评估角度,同学则有同学的立场。应该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同学最有发言权。同学的评价,标明同学对学习的真实追求和期望。同学评教对促进老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作用不可低估。 雕琢玉三——“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老师要做有心人,要把自身教学的经验存留下来。教学经验是客观教学实践主观化的产物,它代表了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关于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老师经历的教学事实和教学体验。一位老师只有亲自参加并深度介入教学实践,获得胜利与失败的体验,经验才能丰富起来。经验既是反思的资料,又是反思水平的制约因素。教学经验理性化,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课后的行动讨论把教学与讨论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老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可以说,雕琢好这三块“玉”,是老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发明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