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思考 1、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思索论文 1 提高老师认识,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质量、水平等提法报刊杂志上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一方面说明这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怀、重视;另一方面说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养确的确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应看教学效率。例如,第一册教学认识 0 这个学问点,所需时间假如是 15 分,结果一位老师花 15 分到达教学目标,学生认识了 0;另一位老师花 20 分,学生也认识了 0。明显这两位老师的教学效果相同,学生都认识 2、了 0 这个学问点,但从教学效率这个角度看,前者好于后者。所以老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不但要留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2 第 6 页共 6 页 n 深化钻研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笔者曾在本刊 1994 年第 1 期谈了深化钻研教材主要应把握新知的生长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和把握教材的关键处。同年第 12 期谈了钻研教材,要钻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幅插图和例题习题。近几年,笔者有幸参加省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学编教材更体会到编者对教材编写的仔细程度和讨论深度。例如,商量小数乘法中的“当乘数比 1 小时 3、,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 1 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时,起先有同志认为最好要加上“被乘数不为 0”,后来认为这还不够,要加上“被乘数大于0”,但经反复商量、讨论,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的阶段性和学问的可接受性,确定教材结合实例讲,不加这几个字,有关内容放在教参里说为妥。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有的教材用这样一段话:长方体的 6 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有的教材用这样一段话:长方体是由 6 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省教编组的同志参照上述教材,经反复仔细商量研 4、究,认为后者的表述比前者好,但是依据长方体〔形〕和正方体〔形〕的关系:正方体〔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