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_第1页
1/6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_第2页
2/6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_第3页
3/6
1/6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侯要点(一)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口干咽燥,视力减退,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便干或稀溏。舌胖,紫暗或有瘀斑。(二)肝肾阴虚,目络失养证:视物模糊或变形,目睛干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大便干结。舌暗红,少苔。(三)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五心烦热,视物模糊或不见,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腰酸肢冷,大便溏结交替。舌胖少津或有瘀点。二、常见症状/证侯施护(一)视物模糊1.病室光线明亮,避免强光刺激,物品摆放有序,地面防滑。2.观察患者视物模糊或变形的程度,评估跌倒的高危因素,悬挂标识,加装护栏,督促其更换防滑鞋。3.患者突然出现眼前全黑或漂浮的圆形黑影等眼底出血症状时,立即报告医师。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眼、肾、神门、交感等穴。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二)目睛干涩1.避免强光与烟尘刺激,阅读及使用电脑大于 1 小时应闭目休息 10 分钟。2.遵医嘱眼部中药湿敷。2/63.遵医嘱眼部中药熏蒸或雾化。4.遵医嘱眼部中药离子导入。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太阳、上睛明、四白、丝竹空等穴。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眼、肾、神门、皮质下等穴。(三)头晕耳鸣1.出现头晕、头痛加重、血压升高时卧床休息并及时报告医生,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防止跌扑。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肝、肾、神门、交感等穴。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知柏地黄丸宜空腹或饭前服用(详见附录 1)。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 1)。(二)特色技术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2)。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 2)。3.中药熏蒸(1)距离:3〜5cm。(2)温度:37〜40°C。(3)时间:20〜30 分钟。(4)其他详见附录 2。4. 中药湿敷(1)无需加热,闭目贴敷于双眼。(2)每次 15〜20 分钟,每天 2〜3 次。(3)其他详见附录 2。3/65. 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 2)。6. 中药雾化:操作时超声雾化器的伸缩管距离雾化部位 3〜5cm,调节适宜的雾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如有不适。操作完毕后,用纱布轻轻拭干皮肤。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室内光线明亮,避免强光等不良刺激,眼底出血者卧床休息。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努责,戒烟酒。3.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二)饮食指导1.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宜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食品,如莲子、百合、山药等。食疗方:山药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