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化石(硅化木)知识汇集由于苛刻的地理、地质要求,硅化木(树化玉)形成较难不可再生,加之硅化木矿产资源的严格保护。一是政策严控。各地的硅化木受到严格限制,严禁私采乱挖,这样一来在保护了资源的同时也使硅化木难以进入人们视野。二是成“品”困难。现阶段硅化木的走向有两方面,一作科学研究,二作观赏石欣赏。机宝石进入雅室清供的更是寥寥无几。硅化木(树化玉)的稀缺性由此可见一斑,当然也是硅化木(树化玉)少为人知、进入宝石大家庭姗姗来迟的主要原因追溯硅化木的人文历史不难发现,人们对其的喜爱情结归根于“德”、“坚”、“神”、“寿”四个字,“德”反映其品格,“坚”突显的是质地,“神”代表是崇敬,“寿”寓意为心愿。硅化木传说:说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时,天崩地裂,佛光万丈,许多奇异树木被埋入地下,为佛祖殉葬。埋入地下的树木由于沾了佛光,变得晶莹透亮、美不可言,因而也有“植物舍利”、“菩提舍利”一说。东晋葛洪取“石芝”研药,唐时玄奘西归携回“西域回纥神木”,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述“根干相连,悉化为石”成书于战国初期无名氏所作的《山海经》,对硅化木有“不死树”、“文玉树”、“圣树”之说;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篡的四书五经中也有“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的“铅松怪石”记载;并非所有的硅化木都能称之为宝玉,硅化不完整的、杂质过多的,客观上只能称石而不是宝石,如同和田玉等宝石一样都分个三六九等的。所以,硅化木前期的硅化、交代过程和后期的风砺、水养至关重要。由此可见,硅化木来之不易,一方质优、色美、形佳的硅化木更是来自不易。天然有机宝石的决定因素是“自然界生物生成,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这一点恰恰又是硅化木(树化玉)的显著特征,也是硅化木作为观赏石的诱人之处。人们常说“把玩曾经有生命的石头”,指的就是硅化木。年月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天然有机宝石一栏中,硅化木(树化玉)榜上有名。这标志着硅化木与和田玉、翡翠、玛瑙以及当前炙手可热的黄龙玉一样,已成为宝玉石大家庭中的一员了。水冲硅化木资源稀少,但分布较广,蕴存在上游有硅化木原生地的河床上或古河道冲积层中。浙江境内的嵊州、金华、永康、东阳、武义、兰溪均有发现,尤以新昌一带为多。澄潭江流域溪河纵横,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冲硅化木产地。新昌的硅化木主要是距今万年至亿年前的侏罗纪至白垩纪的松、柏、杉、银杏、桦树等组成的原始森林形成的。水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