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技术指标的选择和优化

技术指标的选择和优化_第1页
1/25
技术指标的选择和优化_第2页
2/25
技术指标的选择和优化_第3页
3/25
本报告导读:  指出技术指标择时的四大误区及各自的优缺点  提出了十大评价指标全面评价择时效果  测试了十几种技术指标近 10 年来对上证指数的择时效果,并据此精选指标构建了 12 个综合择时模型,部分模型可在 10 年内取得 30 倍以上的稳定收益投资要点:  股指期货的推出为量化择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股指期货推出以前,机构投资者更看重选股。由于现货组合流动性的限制,当择时模型发出交易信号时,投资者不能快速的建仓或出清,这样就会使模型的择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大部分机构投资者会采用中长期的择时方法,但中长线择时会错过很多建仓或平仓机会,择时效果远不及短中线择时模型。股指期货推出以后,机构投资者可以用来投机或套保。由于股指期货的流动性远高于现货,且采用保证金交易,投资者可以对股指期货进行频繁交易,短中线择时模型必然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技术指标进行优化、综合,开发了多种交易频率相对较高的择时模型。  由于提供的信息片面,采用单一技术指标择时很难在变化莫测的行情中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各类均有自身的优缺点,有的指标仅适合于特定的市场行情。例如,简单的 20 日均线就可以在 10 年内获取近 600%的收益,但其成功率只有 31%。显然,20 日均线在 2006~2008 年股市大幅波动时可积累大量的超额收益,但是在震荡市中效果较差,而这种大牛市、大熊市以后出现的概率较低,因此,仅采用 20 日均线恐怕很难像以前那样获取大量的超额收益。又如,TRIX(47,12)的成功率较高可达到 73%,但其发出的交易信号较少,10 年仅能操作 11 次。另外,许多常用的技术指标择时效果一般,参数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许多常用的技术指标如MACD、BOLL、SAR、KDJ 等,在默认的参数下,很难获取较高的超额收益。  通过3 种综合方法可显著提高择时收益。我们认为当较多技术指标同时指向多头时,买入信号会更加可靠,反之亦然。本文通过优化权重法、等权重法及 0 /1 规划法等 3 种方法对精选后的技术指标进行综合择时。前两者是对技术指标赋一定的权重后进行加权综合,当综合择时指标高于阀值时买入,反之卖出;后者是先选定一些重要的技术指标作为备用,当备用指标中指向多头的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买入,反之卖出。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3 种方法均能获取稳定的超额收益,有的甚至能在 10 年内获取 30 倍以上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技术指标的选择和优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