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_第1页
1/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_第2页
2/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_第3页
3/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为了加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以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X X 〕38 号)精神,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一、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3.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 4.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菌药物。 5.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菌药物费用支出。 二、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6.已确定为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者不使用除抗病毒以外的抗菌药物。 7.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在留取临床标本后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 8,凡有感染迹象,并能留取标本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尽早留 取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按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慎重进行选择或修正原用抗菌药物。 9 .使用抗菌药物应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药物的适应症、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体化给药。 1 0 .一般情况下,用药 4 8 -7 2 小时疗效不佳才可考虑换药。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消失后 7 2 小时考虑停药,严重感染者疗程应适当延长。 1 1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应严格掌握指征。联合使用的指征是:(1 )病原体未明的严重感染;(2 )混合感染,感染范围广,考虑可能有两种以上细菌感染;(3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4 )机体深部感染或抗菌药物难以渗透的部位感染;(5 )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6 )为减少药物毒性反应,联合应用以减少剂量。 1 2 .严密观察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如肾毒性、神经毒性、肝毒性、骨髓抑制性等。严格掌握小儿、老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特点。 1 3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用药。 1 4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 (1 )避免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菌药物及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2 )手术及侵袭性操作应以无菌操作为预防感染的主要手段。必须预防用药时,应采用“围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