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排桩墙施工工艺标准 一、总则 (一)适用范围 排桩墙支护结构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二、三级的工程基坑支护。排桩墙可以根据工程情况做成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和锚杆式支护结构。 (二)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二、术语 1.排桩墙:将置于地层中各种形式、按一定方式排列的桩,组合后构成的地下墙。 2.预制桩排桩墙:将置于地层中各种形式、按一定方式排列的预制桩,组合后构成的地下墙。 3.灌注桩排桩墙:将置于地层中各种形式、按一定方式排列的灌注桩,组合后构成的地下墙。 4.水泥土桩排桩墙:将置于地层中各种形式、按一定方式排列的水泥土桩,组合后构成的地下墙。 5.疏式排桩墙:桩体之间互不接触的排桩墙。 6.密排式排桩墙:桩体之间紧密接触的排桩墙。 7.双排式排桩墙:桩体平面呈两列排列的排桩墙。 8.冠梁:在排桩墙顶部将各桩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俗称压顶圈梁或锁口梁。 9.腰梁:在排桩墙中部将各桩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 10.锚杆:由锚固段、自由段、锚头组成,一端与构筑物相连,一端与土层锚固的细长杆件。依靠其锚固段与土体的摩阻力,来加固或锚固现场土体。一般采取先在土层中钻孔,后置入钢筋、在锚固段注浆、锚头紧固的方法制成。亦可采用置入钢管、角钢、钢绞线,在锚固段注浆的方法制成。 三、基本规定 (一)排桩墙支护结构包括灌注桩、预制桩、板柱(钢板桩、预制混凝土板桩)等类型桩构成的支护结构。 (二)采用悬臂式排桩墙支护结构,在软土场地中悬臂长度不宜大于 5m。 (三)排桩墙支护的基坑,应支护后再予开挖。内支撑施工应确保基坑变形在设计要求的控制范围内。在含水层范围内的排桩墙支护基坑,应有切实可靠的止水措施,确保基坑施工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四、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施工区域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排桩墙桩的设计文件; 3.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设施、障碍资料; 4.相邻建筑基础资料; 5.施工区域的测量资料; 6.桩工艺性试验; 7.施工组织设计。 (二)材料要求 1.水泥: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