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课程复习资料 Li 1 排球课程试题一 一、填空填(每空1分,共20分) 1.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 比赛中,以全胜的战绩第一次荣获世界冠军。 2.传球的击球点应保持在 的距离。 3.扣球技术由 、 、 、 、 几个环节组成。 4.阵容配备有 、 、 三种形式。 5.循环制可分为 、 、 三种竞赛形式。 6. 、 、 、 是一名优秀裁判员必须遵循的准则。 7.每队每局比赛中最多可进行 换人。 8.成年男子排球网高为 米,成年女子排球网高为 米。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 1.垫球技术的关键是判断移动,垫球技术的基础是手臂控制球的能力。( ) 2.球落地时,触及了边线的一部分,应判界外球。( ) 3.发球队员在发球时,将球抛起后未击球,但发球队员用手将球接住,则应判该队员重新发球。( ) 4.当对方攻击力量很弱时,本方的防守应采用单人拦网的防守形式。( ) 5.自由防守队员的换人应计入该队正常换人的次数之内。( ) 6.教练与队长在比赛中均有权请求暂停和换人。( ) 7.排球运动传人中国后最先采用的是16人制,然后直接改为9人制比赛。( ) 8.排球运动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 9.排球比赛中,进攻与防守最能体现出集体战术,但不包含个人战术的内容。( ) 10.运动员的身体任何部位都可触球。(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排球场的对角线为( )。 A.20.32m B.20.18m C.20.12m 2.排球(成年)的质量为( )。 排球课程复习资料 Li 2 A.200~220g B.230~250g C.260~280g 3.决胜局的获胜比分为( )。 A.17:16 B.20:18 C.15:14 4.在1965年的新规则实行之前,我国男排就提前研究新规则的特点,创立并掌握了( )。 A.后仰拦网 B.盖帽拦网 C.直臂拦网 5.国内比赛暂停时间的使用应( )。 A.少于30s B.多于30s C.用够30s 6.在移动过程中,身体重心应保持( )。 A.起伏 B.平稳 C.下降 7.为了有效地组织反攻战术,接扣球的最佳目的是( )。 A.将球垫过网 B.将球垫起 C.将球垫到位 8.进攻战术的教学顺序是( )。 A.“中二传”、“边二传”、“插上” B.“边二传”、“中二传”、“插上” C.“插上"、“中二传”、“边二传” 9.正面上手发球的击球点应保持在( )。 A.肩上方 B.肩的前上方 C.头上方 lO.前排中间做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