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接地,在自控知识体系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可以熟练引用规范,运用规则的人很多,但能一下子说请道理的不多。这实际上是出于一种思维习惯。我们在学会乘法以后很少在意乘法和加法的关系,却不会因此而出错,因为这个知识点早已融化到血液里了。但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缺乏高考前那种培养条件反射的练习,所以往往会记住了结论而忽略原因。 在讨论接地时首先提一个问题。接地是什么? 我们平时说的各种接地 保护接地,屏蔽接地,工作接地,信号接地等等,说的都是需要通过接地来实现的功能。 泄放电磁干扰,防雷击,保护人身安全,等等,说的都是需要通过接地来实现的目的。 接地本身是什么? 接地的实质上是要根据需要,在电路的各个点之间建立以大地为基准的等电位。例如: 电器漏电,可以通过接地,把漏电处的电位强制在和人体所处位置相等,在漏电处和人体所处位置间形成等电位,这样没有电位差就没有电流,人就不会触电。于是就有了可以达到保护人身安全的保护接地; 电磁场对信号的干扰,有一个电生磁,磁生电,电再生磁„„的过程。采用金属屏蔽可以弱化干扰的传递,但不一定能达到满意的程度。通过接地,把干扰在屏蔽层上形成的电,强制到信号为零的电位上,实现等电位。没了电位差,对于信号来说干扰就可以视为没有。于是就有了通过接地泄放干扰的屏蔽接地; 控制信号,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基准点,就会出现 a仪表发出的 1-5V被b仪表认为是 2-6V这类情况,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为所有的仪表提供一个共用的参考点。这就有了仪表的工作接地; 我们对接地进行规划,实际上是对那些点需要建立等电位,如何连接对建立等电位最有利,以及对当所建立的等电位与大地基准电位产生偏差时的对策和容忍程度 进行统筹。 前面说了,接地的实质上是要根据需要,在电路的各个点之间建立以大地为基准的等电位。为什么这个等电位要以大"地"为基准,而不是别的什么? 拿人体接触高压电来说。 电工穿上绝缘鞋可以避免触电。是因为和大地绝缘后人体触电时是和电源处于等电位; 碾过高压电网的坦克,里面的乘员不会有任何感觉。是因为坦克的金属外壳形成一个等电位,乘员接触任何部位的电压是相等的,没有电位差; 把人装在金属笼子里或穿上金属编织的等电位服,然后设法挂到百万伏的高压线上进行带电操作,高压电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其道理和上面是一样的; 在电梯里面,如果没有专门的中继设备,手机的信号会很弱,甚至没有。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