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网友们对于开漏输出和推挽输出都不是很明白,我把网上所有关于开漏和推挽的讲解都做了整合,虽然不是原创,但也希望大家都可以从中获益!! 推挽输出与开漏输出的区别 单片机学习之推挽输出与漏极开路输出方式 pu sh- pu ll 输出就是一般所说的推挽输出,在cmos 电路里面应该较cmos 输出更合适,因为在cmos 里面的pu sh-pu ll 输出能力不可能做得双极那么大。输出能力看ic 内部输出极n 管p 管的面积。和开漏输出相比,pu sh-pu ll 的高低电平由ic 的电源低定,不能简单的做逻辑操作等。 pu sh-pu ll 是现在cmos 电路里面用得最多的输出级设计方式。 一.什么是oc、od 集电极开路门(集电极开路 oc 或源极开路od) open-drain 是漏极开路输出的意思,相当于集电极开路(open-collector)输出,即 ttl 中的集电极开路(oc)输出。一般用于线或、线与,也有的用于电流驱动。 open-drain 是对mos 管而言,open-collector 是对双极型管而言,在用法上没啥区别。 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 ic 内部的驱动。 或驱动比芯片电源电压高的负载. 2. 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的pin,连接到一条线上。通过一只上拉电阻,在不增加任何器件的情况下,形成“与逻辑”关系。这也是i2c,smbu s 等总线判断总线占用状态的原理。如果作为图腾输出必须接上拉电阻。接容性负载时,下降延是芯片内的晶体管,是有源驱动,速度较快;上升延是无源的外接电阻,速度慢。如果要求速度高电阻选择要小,功耗会大。所以负载电阻的选择要兼顾功耗和速度。 3.可以利用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改变传输电平。例如加上上拉电阻就可以提供 ttl/cmos 电平输出等。 4.开漏pin 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则只能输出低电平。一般来说,开漏是用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匹配电平用的。 5.正常的cmos 输出级是上、下两个管子,把上面的管子去掉就是open-drain 了。这种输出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电平转换和线与。 6.由于漏级开路,所以后级电路必须接一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电源电压就可以决定输出电平。这样你就可以进行任意电平的转换了。 7.线与功能主要用于有多个电路对同一信号进行拉低操作的场合,如果本电路不想拉低,就输出高电平,因为open-drain 上面的管子被拿掉,高电平是靠外接的上拉电阻实现的。(而正常的cmos 输出级,如果出现一个输出为高另外一个为低时,等于电源短路。) 8.open-d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