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提交一份工具及说明(模板两篇)工具及说明模板一(数学)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首先是平均分过程的对比。通过将一些草莓,每两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有恰好分完没有剩余和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其次是有余数,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是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数的含义。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的经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知识间之间的联系,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提供支撑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班级姓名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1)、9 支铅笔,每人分 2 支。可以分给()人,还剩(支。9—2=()(人)()(支)2)、9 支铅笔,平均分给 4 人,分一分,把分的结果画出来。OOOO每人分()支,还剩()支。9 十 4=()(支)……()(支)班级姓名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1)、9 支铅笔,每人分 2 支。可以分给()人,还剩()支。9—2=()(人)()(支)2)、9 支铅笔,平均分给 4 人,分一分,把分得胡结果画出来。oooo每人分()支,还剩()支。9 十 4=()(支)……()(支)《搭配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91-92 页搭配问题。>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例,经历探索搭配问题的过程。2. 能解答简单的搭配问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解决搭配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方法>教学难点有序的搭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奇奇要去参加同学聚会,找出了几件比较喜欢的衣服,你会建议奇奇怎样穿呢?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搭配问题。(板书:搭配问题)【意图说明:通过奇奇参加聚会选衣服的生活情景引入搭配问题,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探究有序组合的方法(一)服装搭配——摆一摆1.如果一件上衣只能搭配一条裤子,猜一猜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2. 小组合作,利用学具袋中的衣服卡片摆一摆、说一说。(学生动手摆与交流,教师巡视。)3. 学生汇报预设 1:选定上衣,用三件上衣分别搭配两条裤子,有 6种搭配方法。预设 2:选定裤子,用两件裤子分别搭配三件上衣,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