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计划 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计划 一、“十三五”工作亮点 (一)两项改革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 一是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圆满成功。制定《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成立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 10 个专项工作组,组建 6 个乡镇工作指导组和 1 个巡回指导组,派出工作组远赴京津、深广、云贵、成渝等地召开乡情恳谈会,全覆盖开展调研和谈心谈话,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坚定不移的执行顺向调整的总原则,围绕未来进展完善优化改革方案,有序推动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集体决策等各环节工作,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改革共识,凝聚了改革合力。全县乡镇行政区划由 25 个减少到 21个,调整优化设置 18 个镇、1 个乡、2 个街道,县域空间布局得到优化,新型城镇化承载能力得到增强,为未来进展奠定了坚实区域版图基础。 二是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顺利完成。制定《县推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总体安排方案》,建立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流程等四张清单,细化 5 个阶段 29 项任务,明晰任务书、时间表、风险点,确保县乡村三级领导责任、指导责任、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稳妥有序做好了调整改革各项工作。通过调整,全县村(社区)由 633 个减少到 315个,村(社区)常职干部职数由 2108 名减少到 1543 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到 63.6%,平均年龄下降到 50 岁以下,总体达到村干部总量减少、村级力量整体增强、年龄结构全面优化的目标。整个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进度和村的减幅均居全市前列。 三是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顺利完成。坚持坚持科学谋划改革、顺向调整、因地制宜、持依法依规的原则有序推动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通过调整优化,全县村民小组由原来的 5888 个调减为 3361个,减少村民小组 2527 个,减幅为 42.9%,社区居民小组由原来的249 个调整优化为 317 个,增幅为 27.3%。 (二)民政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1.创新模式,养老服务质量有新成效。一是创新管理模式。现有乡镇(街道)敬老院 25 个,其中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4 个,拥有养老床位 2074 张,机构创新推行“334”模式(实施三项教育深刻转变院民思想观念、夯实三大基础完善基本运行保障机制、创新四个活动营造和谐温馨生活环境),有力提升敬老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效,实现了院民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二是打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