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用“土味”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党味” 用“土味”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党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实现党伟大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然而在部分农村,由于条件限制方式单一内容枯燥等原因,党员教育效果甚微。为确保党员教育“一个都不能少”,需体现不同领域和群体特点,针对农村党员群体,要用“土味”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党味”,让党员教育在田间地头结硕果。 土方土法建课堂,打破时空限制。农村地区由于场地设备限制,加之党员受农忙生产的束缚,党员教育覆盖面和课时都难以保证,只有解决好党员学习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两大矛盾,才能将农村党员教育落到实处。可以利用传统广播开设农村党员教育的“空中课堂”,将远程教育的音频连接到广播上,通过“村村通”喇叭播出,把党员教育科学地引到田间地头,灵活机动地向在地里劳动的党员群众传播党的声音和现场讲解农业种养植技术及市场行情;探究“课堂+基地”党员教育实训模式,让党员教育课堂在田间地头“流动”起来,依托当地的种养殖示范基地和专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打造观摩式体验式课堂,为党员练手提供便利,将所学成果及时转化,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土声土色办活动,贴近乡情民意。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读读报纸,念念文件”的老套路,对农村党员来说完全失去吸引力,存在找借口少参加或者不参加现象,因此,充实党员教育内容,实行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是做好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可以实行地方戏曲本土小品草根歌曲原创快书等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以蓝天为幕布,以大地为舞台,开展送理论送文艺活动;开展集体项目分片包干,紧抓春耕夏镰秋收等要害节点,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党员志愿服务,零距离助力农业生产,帮助有艰难的种植户排忧解难,实现村集体经济进展与党组织建设共同进步;利用农村宗祠民俗文化场所等阵地,开设“特色讲堂”,既讲党史,也讲国学知识和优秀祖训家风,引导老党员保持革命本色,年轻党员接受洗礼。 土言土语传党音,增添内涵趣味。面对农村党员,“高大上”的语言绝不如“接地气”来得直接鲜活,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述群众能理解的理论,才能真正引起党员思想共鸣。要让农村党员“听得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内容要环绕“三农”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当前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