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高级中学计算机备课组[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 - 1 1.1 信 息 及 其 特 征 一 、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 由感性认识提 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 物 的认识,可以让他 们 从 大 量 存 在的现象中,发 现并 归纳出他 们 应 该 获得的知识。老 师在此 过 程 中起 着 引导的作 用 。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 技能目 标 : 学生能够 列 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 种 信息,感 受 信息的丰 富 多 彩 性; 举例 说 明 信息的一般 特征; 培养学生分 析 问 题 、 解 决 问 题 的能力 。 2、 过 程 、 方 法 目 标 : 培养学生从 日 常 生活、 学习中发 现或归纳出新 知识的能力 。 3、 情 感 态 度 与价 值 观 目 标 : 让学生理解 信息技术对日 常 生活和学习的重 要 作 用 ,激 发 对信息技术强烈 的求 知欲 ,养成积极主动 地 学习和使 用 信息技术、 参与信息活动 的态 度 。 灵川高级中学计算机备课组[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 - 2 四 、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 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 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 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 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