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海 林 “教 师 二 次 成 长 论 ” ——卓越型教 师 的成 长 规律与成 长 方式讲座学习笔记 浙 江 省 瑞 安 市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陈 国 胜 325200 一、李 海 林 “卓越教 师 的成 长 论 ” 当 今 教 师 现 状 存 在 三 种 类 型 : 职 初 教 师 、骨干教 师 、卓越型 教 师 。 职 初 教 师 是指自己都做不好自己事情的教 师 ;骨干教 师 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帮忙,也帮不了别人的老师 ;卓越型 教 师 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助别人,指导别人,让自己进 步的老师 。 教 师 的成长是很奇怪的,必须是在 全校 老师 基数大的发展后,老师 个人才主动的去自发展,自成长。教 师 团队是呈金字塔式结构,以团队合作形式发展后,才能推出金字塔上的卓越型 老师 。最后他得出四条结论: (一)一个优秀教 师 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构成。 (二)一个教 师 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 (三 )当 前教 师 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 ( 四 ) 某 一 些 方 式 和 途 径 , 对 教 师 第 一 次 专 业 成 长 是 有 效 的 , 但 对 二 次 专 业成 长 则 效 果 不 大 , 或 者 无 效 。 二 、 李 海 林 “教师成长三阶段论” 教 师 成 长 有 三 个 阶 段 : 第 一 次 成 长 期 、高原期 、第 二 次 成 长 期 。 (一)教师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 1.熟悉教 材。 这是 教 师 第 一 次 专 业 成 长 最基础的 内容。 2.对 教 学的 基本步骤与方 法的 掌握。 这是 教 师 第 一 次 专 业 成 长 最重要的 内容。 3.对 学生的 关注。 这个 阶 段 的 老师 开始形成 所谓学生观。 4.有 与同伴合作的 强烈愿望。 其标志是 校长 和 同伴的 认可。 5.开始追求学生的 考试成 绩。 有 的 甚至把学生的 考试成 绩当作最大 的 成 功指标。 (二 )教师进入高原期的标志 1.很难感觉到像前一 个 时期 那样快速成 长 , 相反, 他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是 在重复。 2. 能 保 持 中 等 状 态 的 教 学 效 果 , 但 即 使 更 努 力 , 也 没 有 明 显 的 提 高 , 不 过一 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