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美国受难日是几号 美国受难日是几号 复活节的前一个星期五,基督教节日。 耶稣受难日是纪念耶稣生命中最高潮的一周(即“圣周”,又称“受难周”)中最重大的日子。这一周是从复活节前的一个星期日(棕榈主日——耶稣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城,民众手持棕榈枝欢迎他)开始,经复活节前的星期四(立圣餐日——纪念耶稣与门徒进“最后的晚餐”时设立圣餐礼)和星期五(受难日——纪念耶稣为世人的罪被钉十字架而死)到复活节(星期日)结束。“圣周”的主题也是《新约圣经》的核心内容——耶稣基督的受死和复活。 耶稣受难日的宗教礼仪与纪念活动 在早期的基督教会,只有纪念耶稣复活的星期日才是进行节庆活动的圣日。到了公元 4 世纪,复活节之前一周的每一天都被定为圣日,其中包括耶稣受难日。许多基督徒都会觉得“Good Friday”(中文无法直译,而是根据发生的事件直接译为“耶稣受难日”或“受难日”)这个名称不太合适。既然是耶稣钉十字架的日子,理应看作是“Bad Friday”。有人信任“Good”一词从“God”变化而来,原来意思是“Gods Friday”(神的星期五)。还有人信任“Good”表示由耶稣殉教带来的挽救对世人是上好的馈赠。 “受难日”是纪念耶稣之“死”。这一天信徒们身穿深色服装,参加礼拜仪式时言容肃穆。天主教徒在祷告时还要将蜡烛顺次熄灭,使教堂暗黑。仪式上要诵读《旧约·以赛亚书》里的几节经文。以赛亚是古代的希伯来先知,他似乎是预言了基督受难,天主教会称这段文字为“受苦仆人”经文。 圣餐礼,是为纪念耶稣受难日而进行的一种仪式。这个仪式是耶稣在和门徒们共进“最后的晚餐”时创立的,当时他已经知道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马太福音》第 26 章:“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耶路撒冷的天主教徒重走耶稣受难“苦路”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新约·哥林多前书》也提到使徒保罗将圣餐礼传给信徒并阐明其纪念意义。天主教徒又把圣餐称作“圣体”。在领圣餐的仪式上,主礼人对小块面饼和小杯葡萄酒(代表耶稣的肉和血)进行祝祷,然后分给正式教徒领食。教徒通过这种象征性的领食缅怀耶稣基督及其言行。参加圣餐礼是增进并加强信徒与基督之间和信徒相互间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