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甫 诗 歌 中 的 仁 爱 ( 上 ) 杜 甫 , 字 子 美 , 京 兆 杜 陵 ( 今 陕 西 西 安 市 西 南 ) 人 , 唐 代杰 出 诗 人 。 他 一 生 忧 国 忧 民 , 关 爱 百 姓 , 关 注 未 来 , 呼 唤 正义 , 以 其 自 觉 和 深 沉 的 社 会 意 识 创 作 诗 歌 , 其 诗 “浑 涵 汪 茫 ,千 汇 万 状 ”(《 新 唐 书 》)。 杜 诗 中 最 引 人 瞩 目 的 是 其 中 所 体 现的 仁 者 之 心 , 表 现 为 矢 志 不 移 的 追 求 理 想 和 深 沉 广 博 的 仁爱 , 这 不 仅 是 杜 甫 伟 大 的 人 格 魅 力 之 所 在 , 更 是 其 诗 作 能 感人 肺 腑 、震撼人 心 的 力 量所 在 。 杜 甫 被后人 称为 “诗 圣”, 这 个概念是 宋代 人 首先提出 来 的 ,认为 他 是 个“集大 成者 ”,在 他 身上 集中 体 现 了中 国 传统文化里的 一 些重要的 品质如“仁 者 爱 人 ”、“仁 民 爱 物”等, 并以 自 己的道德人 格 去影响他 人 。 因此“诗 圣”的 称号既有文学的 涵 义 ,更 有 文 化 的 性 质 和 意 义 。 受 儒 家 思 想 影 响 , 历 代 文 人 关 心 天下 苍 生 , 特 别 置 身 乱 世 。 杜 甫 是 这 些 诗 人 的 代 表 。 他 一 生 中经 历 了 唐 朝 由 盛 至 衰 的 过 程 , 他 的 诗 歌 真 实 形 象 的 反 映 了 安史 之 乱 前 后 的 时 代 风 貌 , 是 当 时 社 会 现 状 的 一 面 镜 子 , 故 又有 “诗 史 ”之 称 。 一 、忧国忧时 , 心 系社 稷 杜 甫 生 于盛 世 末期, 年少时 即志存高远。 他 登泰山时 写了著名的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 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 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 当 凌绝顶, 一 览众山小。”描绘出泰山雄伟磅礴的 气象 , 抒发了 诗 人 的 凌云壮志和 宽广、博大的 胸怀, 给人 以向上的 精神动力。 杜 甫 认为历 史 上的 尧舜之 治和 本朝 的 贞观之 治, 是 当 代 和后 世 效法的 德治典范, 倡导实 行仁政和 教化 。 他 早年曾“窃比稷与契”, 致君尧舜, 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