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仁教授讲解PCI训练中的几点原则 在跟自闭症孩子做互动策略中,有些基本原则需要我们去掌握好: 1、真正的爱和关怀。只有真爱能改变一切、创造奇迹。相信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只是为了孩子能够快乐的成长,而不是把孩子当成荣耀自身的工具。 2、回应幼儿发出的任何讯号。要求家长有敏锐的观察力来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有口语和任何主动性时要立即回应。 3、尊重幼儿想法及自发性行为,适时调整弹性。这中间强调要给予他一定的步调和空间,学会等待。这里就发现我之前有些做法有偏差,发现自闭后,我们从早到晚不停的和他说呀唱呀,密集的教他认知理解,很多操作都爱代办,很少给他留下个人的空间,其实就算是自闭的孩子也需要个人安静的时间来自我研究和探索这个世界,只不过要把握尺度,不要过分沉迷。要在需要干预需要分享的时候才适时出现,举个例子,比如说家长们可能着急孩子的眼神训练,随时随地都希望孩子来看你,可能孩子在很认真的看书或研究新玩具时,家长就要干预中断一下,期待得到孩子的眼神和情绪分享,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因为正常的孩子在专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也是会忘记周遭的事物。这给我一个启示:就是家长也要注意观察同样的事件在正常孩子中的反应,什么时候会出现眼神、什么时候会出现分享点,时刻总结,做到自然,而不能为了训练眼神而眼神。自然是最高的境界。道法自然。 4、稳定幼儿的情绪,让他保持愉悦状态。动态活动和静态活动相结合,训练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有些孩子可能比较活泼好动,主动性较强,游戏过程中玩得高兴了就容易兴奋过度,这时候要提前结束游戏,配合些静态活动,如看书、讲故事、听音乐等。而有的孩子比较文静,不容易带动,这时候要多做些游戏环节,煽动气氛。所以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设计互动环节。 5、其他一些小细节和方法: (1)学会判断和等待,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让他做,尽量不要去帮他。但等待也要讲究环境,如果孩子的兴趣不高,则少用等待,如果孩子的主动性太弱,则一有反应就马上回应,不用等待。在过程中不要动手抓,多用语言和非语言的遥控。只有在以下情况下需要家长动手:动手打人;有危险会造成伤害;需要动手调整。 (2)每次玩玩具后都要教导他收好,物归原位再进行下一个环节。 (3)活动过程中,要建立开始和结束的观念,可以用闹钟、摇铃、数数等方法建立。 (4)活动前先说明规则,多做示范和练习再开始游戏,要变化前一定要先建立模式。 (5)有些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