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玉门市昌马中学 2 0 1 0 年春,我校以吴效锋博士的教育理论为基础,以“2 7 1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板块启动了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并确立了“2 7 1 ”教学流程的实验方向。全校教师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与实践,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的困惑和问题。迄今为止我们从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比较明晰地体现了“2 7 1 ”的课堂教学流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的及时恰当点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些课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强烈,参与学习的效果很好,形成了课堂中的一大亮点。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学习活动机会,这正体现了“把学习还给了学生”,把课堂权利还给了学生。展示课上小组的成功展示,很好地证明了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从评课和高效课堂建设座谈会上交流的情况来看,教师们都在积极参与“2 7 1 ”教学流程的实验,并有很多积极的思考,这里面有经验,有打算,也有困惑。大家都在积极地探索灵活有效地运用“2 7 1 ”这个科学的教学流程,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不断提高课堂效果。 一、关于课堂学习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唯有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 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 同时我们认为:在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量要适度,课堂容量过大,节奏加快,很多学生就跟不上,每个知识点无法落实;课堂容量过小,节奏缓慢,学生会吃不饱,容易倦怠。这两种情形都会降低课堂学习效率。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2 7 1 ”每节课的“预习”“探究”“训练”灵活搭配进行。因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是这样要求的。 (1 )学生预习一定要有时间的保证。提前发放导学案,中学至少有七科,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完成预习,迫于压力只好应付。预习要纳入课堂,不能仅仅把它当做一个单纯的程序去完成。放到课后去预习的任务完成率和实效性都不能得到保证。预习课要把学生当成成绩差的学生来教,展示课要把学生当成成绩好的学生来教,这样效果会更好。一定要加强学生的预习,没有好的预习就没有好的展示交流。 (2 )学生讨论时,要让更多的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展示要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