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计说明: 2 设计说明: 一、北区: 从市政道路至现有疗养楼建筑门前部分为场地为北区,这一区域现状的特点是建筑门前的标高比市政道路低约四米,而且现有绿地树木较少视线过分通透,场地北部周边视觉环境较差。设计上这一区域可采用两种方案:一是丰富绿地的植物,利用雪松、水衫等高大树木结合花灌木遮挡视线,形成景观层次;二是对原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将拟建的疗养楼建筑 布 置 在 北区,利用建筑结合植物来分割空间,消除现有疗养建筑过 分 的 暴 露感。 二、南区: 南 区 为 现有庭园部分,由瀑布将场地自然分为南北 3 两部分。北半部分包括两个亭子、花架及水面等。这一部分树木品种较 单 一 但 尺 度 比 较 理 想 , 现 有 亭子及 花 架 的 表 面 色 彩 及 材 料 均 需 改造。景观空间亦不够完整。设计上考虑对现有花架及水面曲桥加以保留,但对其表面进行塑木处理,使其能够较好地融入庭园环境中。现有两个亭子结构完整具有利用价值,对其表面色彩进行处理,降低色彩的饱和度和亮度避免其过分突出。对现有瀑布加高并结合汀步及山洞,丰富北半区的景观内容。瀑布两侧移植大柳树使北半部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空间。 4 南区南半部分水面相对宽阔空间也比较完整,但仍存在树木品种单一、硬质景观老化等问题须加以改造。设计上做如下考虑: 对现有的湖心亭、道路小桥及长廊等硬质景观进行表面改造,增加坐椅等休闲设施。对原有的池岸进行改造,加深水面以利于鱼群安全越冬,同时使水面与绿地之间具有过度带,采用自然石结合塑石形成亲水岸边,突出庭园的自然属性。 南区植物设计在保留原有树木的前提下,补充花灌木来丰富庭园的各 季色彩和巧妙地划分空间。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