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修改作业,使标准工时具有完整性,使 ERP系统运行之排程合理和成本准确。 二、名词定义: 2.1、标准工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普通熟练工作者的正常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2.2、宽放时间:指作业员除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必须的停顿及休息的时间。包括操作者个人事情引起的延迟,疲劳或无法避免的作业延迟等时间。对于没有规定发生时间、发生频率、所需时间的不规则要素作业,并不在正常时间范围之内,而属于宽放时间。 2.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三、标准工时的构成: 3.1、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观测时间*(1+熟练修正数+努力修正数)+观测时间*宽放率 3.2、正常时间: 3.2.1、主体作业时间:按照作业目的进行的作业。指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如改变产品外形,改变产品性能等。 3.2.2、副作业时间:与主体作业同步发生,起附属作用。如取 放工具、检 查 等。 正常时间设定方法如下: 直 接 观测法:秒 表 观测法; 摄 影 分 析 法; work sampling 法。 优 点 :比 较 简 单 ; 任 何 人都 可 以做 。 缺 点 :难 于跟 标准速度相 比 较 ,需要评 价标准速度; 生产之前 不能设定。 合成法:动 作分 析 法、历 史 数据 法。 优 点 :信 赖 程度和一贯 性高 ; 客 观性和普遍 性高 ; 不需要评 价标准速度; 可 在生产之前 设定; 容易消 除不必要动 作。 缺 点 :需要教 育 和训 练。 3.3、宽放时间: 3.3.1、 私 事 宽 放 时 间 : 作 业 过 程 中 , 满 足 生 理 要 求 的 宽 放 时 间 , 如 上厕 所 , 喝 水 , 擦 汗 。 3.3.2、 疲 劳 宽 放 时 间 : 为 了 补 偿 工 作 过 程 中 体 力 和 精 神 疲 劳 , 采 取 的休 息 或 操 作 速 度 减 弱 的 宽 放 时 间 。 3.3.3、 特 殊 宽 放 : 学 习 宽 放 、 机 械 干 涉 宽 放 、 奖 励 宽 放 、 工 厂 宽 放 、 其 它 宽 放 . 作 业 宽 放 时 间 : 补 偿 作 业 过 程 中 发 生 不 规 则 的 要 素 作 业 。 如 用 处 理 不 良 品 等 。 3.3.4、 集 体 宽 放 时 间 : 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