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参与式校本培训模式 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 宜宾市二中是一所具有九十余年辉煌历史的老校、名校。在现代教育改革中,二中人抓住机遇、不懈奋斗,始终保持宜宾市初中教育龙头地位的办学实践使我们愈益深刻地认识到:一支师德高、业务精、作风硬并具有奉献、求真、务实、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多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紧紧围绕翠屏区实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有关要求,在上级教育部门指导下,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成效显著。 我校1999 年6 月开始实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2001 年起全面实施校本培训,2002 年参加新课程改革实验。逐步形成了以校为本、充分利用四种资源、坚持三个结合、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个特色的参与式校本培训模式。实现了教师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教师在科研、课改、教学实践中学习并具备胜任教学和革新教学的各种能力,从而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四种资源”校本培训之本在于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组织继续教育培训 。科研、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师本身就是最好的资源,因而我们在培训中坚持充分利用这四种资源,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学会发展。 “三个结合”即校本培训与课程改革结合,校本培训与科研结合,校本培训与课堂教学结合。以科研为先导,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 “一个中心”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三个特色”一是青年教师培训工程;二是教师大比武;三是教师论坛。 为此,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做好日常培训工作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依托,从反思教学常规入手,优化教学模式,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型课堂。逐步实现从家长制课堂向生态型课堂转变,从被动消极课堂向积极主动课堂转变,从批评式课堂向鼓励性课堂转变,从狭隘课堂向广阔课堂转变,从“传道、授业”课堂向创新能力性课堂转变。 ①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或活动时间尽量多于2/3,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②提高教案(或教学设计)实际效能,增设教学后记栏目,定期检查教案。(注:35 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应写详案,学校每半期检查一次,备课组每月检查一次,并作好记载)。 ③ 组织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每学年上期组织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