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森林抚育采伐设计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的目的意义 1 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进一步掌握森林抚育采伐的基本理论、方法。 2 掌握森林抚育采伐设计工作的全过程。 3 根据林分状况,体会采伐对象确定的理论与实际间的差异,并加以系统分析。 4 通过调查和计算,找出确定抚育采伐类型和各类型抚育采伐方法间的差异,并讨论其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以此讨论各种强度确定方法的适用性和可变性。 二、森林抚育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 林木分级 按照我国森林抚育规程规定,我国森林抚育采伐的林木分级主要采取以下两种: (1 )人工林及天然林中的单层同龄纯林林木分为5 级: Ⅰ级木(优势木):该级林木的直径最大,树高最高,树冠处于主林冠层以上,几乎不受挤压。 Ⅱ级木(亚优势木:直径、树高仅次于优势木,树冠形成林冠层的平均高度,侧方多少会受到挤压。 Ⅲ级木(中等木):直径、树高均为中等大小,树冠能伸到主林冠层,但侧方受挤压。 Ⅳ级木(被压木):树干纤细,树冠窄小且偏冠,处于主林冠层以下或只有树梢能达到主林冠层。 Ⅴ级木(濒死木及枯死木):处于主林冠层之下,生长衰弱,接近死亡或已经死亡。 (2 )天然混交林或复层林林木分为3 级: 优良木:树干圆满通直,天然整枝良好,树冠发育正常,生长旺盛,有培育前途的林木。 辅助木:有利于促进优良木天然整枝和形成良好干形的,对土壤有保护和改良作用的及伐除后即可能出现林窗或林中空地的林木。 有害木:枯立木、濒死木、罹病木、被压木、弯曲木、多头木、霸王树、枝桠粗大与树干尖削度大的林木,以及妨碍优良木与辅助木生长的林木。 2 抚育采伐的对象 (1)每公顷树高 30cm 以上幼树超过3000 株,或 30cm 以下的幼苗、幼树超过6000 株,更新频度超过60%(2m×2m 样方25 个以上),幼苗、幼树层的植被总覆盖度80%以上,非目的树种、残留的上一世代林木、霸王树以及杂草、灌木、藤蔓及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天然幼龄林。 (2)郁闭度0.8 以上,林木分化明显,过度整枝,直径生长明显下降的林分。 (3)遭受轻度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自然灾害的林分。 (4)出于游憩目的需要改变群落结构与组成的林分。 3 抚育采伐的种类 (1 )透光伐(透光抚育):在幼龄林阶段进行,在天然林中清除高大草本植物、灌木、藤蔓与影响 2 目的树种幼树生长的萌芽条、霸王树与上层残留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