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旱生理指标测定原理及方法 生命科学学院 杨歌 指标测定: 一、 可溶性糖(蒽酮法) 二、 脯氨酸 三、 丙二醛 四、 叶绿素 五、 蛋白(考马斯亮蓝法) 六、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七、 过氧化物酶(POD) 八、 谷胱甘肽(GSH) 九、 电导率 一、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1.蒽酮法 1.1 原理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的 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可见光吸收峰位620nm。 测定对象: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而且可以测所有寡糖类和多糖类,其中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以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生反应,所以用蒽酮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实际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 1.2 步骤 试剂:(1)浓硫酸; (2)蒽酮乙酸乙酯试剂:蒽酮------------1g 加乙酸乙酯至----50ml 实验步骤: ( 1) 称取样品0.1g, 置于研钵中,加 4ml ddH2O 研磨成匀浆,8ml ddH2O 洗涤研钵。 ( 2) 100° C 沸水浴10min,冰上冷却。 ( 3) 4000rpm 离心10min。 ( 4) 取上清5ml 转移至100ml 容量瓶定容。 ( 5) 1ml 提取液+ 1ml ddH2O+0.5ml 蒽酮+5ml 浓硫酸,轻轻混合均匀,100° C 沸水浴10min,冰上冷却。 ( 6) 620nm 处测吸光值。 1.3 计算方法 可溶性糖含量% = C*V/(W*10^6)*100% V 为植物样品稀释后的体积(ml) ------100ml C 为提取液的含糖量(μ g/ml)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 W 为植物组织鲜重量(g) -------------0.1g 问题及质疑: 1.目标糖含量: 标准曲线是用葡萄糖位标准制作的,而蒽酮法是测总糖的量,包括己糖、戊糖,浓硫酸将淀粉、纤维素水解成的单糖,将总糖得出的OD 值代入由单一糖做出的标准曲线,有一定误差存在。注:查看所有文献的标准曲线都是用葡萄糖制作。 2.误差分析: ( 1) 不同糖类与蒽酮试剂反应的显色程度不同。果糖最深,葡萄糖次之, 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最浅造成误差。 ( 2)蒽酮试剂溶解度较低,非常容易析出,在反应时加入糖的水溶液中,出现浑浊现象,影响反应进行。( 3)介于以上原因,将上清5ml 转移至100ml容量瓶定容,稀释程度过大,当糖含量少的时候,大的误差可能会掩盖真实的糖含量。造成品数据没有实际意义。 方案修改意见: 1. 首先,做五到六组空白,测试分光光度计误差程度。 2. 增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