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 ▲ 把产品族分解为模块,建立模块体系。不同模块组合构成柔性的、可变的、多样化的产品。 ▲实现“以不变(模块系列)应多变(用户需求)的产品开发模式。 ●系统分解为模块的基本原则 ▲以功能为核心、结合组装结构进行分解。 ▲系统通用要素的提取和分离,相似要素的简化、归并、统一,经典型化处理,形成模块。 ▲分解点的选择:高内聚,低耦合。 • 模块化产品开发模式 ●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方法 ▲模块组合法: 新产品=不变部分(通用模块)+准通用部分(改型模块) +专用部分(新功能模块) ▲基本型派生法:研制一种基本型,通过变型(某些零部件的附加、替换、再加工),构成派生型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 ▲组合法+基本型派生法 • 标准化、模块化对企业的价值 ●现代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规则” ▲“设计规则” 包含模块的三要素。 — — 模块“结构规则”:又称“划分规则”。确定构成系统的模块的轮廓(界线),即系统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这实际上就是,系统分解(为模块)的规则、或系统要素组合(为模块)的规则。 — — 模块间“接口规则”:规定模块如何相互作用,模块间的位置安排、联系,如何交换信息。通过“接口规则”,固化模块间接口特征。 — — 模块“评定规则”:即系统集成与检测的规则。它是模块接口的检验、测定“标准” ,以保证系统集成质量。 ▲设计规则的价值:把“由上而下”的设计原则,具体化为确立设计规则。即系统设计之前需首先确定设计规则;突出了“接口”(界面)在模块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 模块化产品开发模式 ●模块化设计特点:与整体式设计方法有原则上的区别 ▲面向产品族:一种模块能通用于多种产品。 — — 传统设计:面向某一具体产品; — — 模块化设计:是面向整个产品族系统。 ▲三个设计层次: — — 模块化系统总体设计。 — — 模块系统设计。 — — 模块化产品设计。 ▲由上而下设计: — — 传统设计:由下而上着眼于功能设计、详细设计。 — — 模块化设计:首先着眼于产品族系统分解,由上而下建立通用模块体系,最后由模块组合构成的产品。 • 模块化产品开发模式 ● ●模块化思维的特点和规律:产品=模块+接口。 • 当今企业技术环境面临的挑战(1)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准的提高,人们的爱好‘需求、审美观、价值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