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大樱桃病害 樱桃、大樱桃褐腐病 Sweet cherry brown rot 症状 主要为害叶、果。叶片染病,多发生在展叶期的叶片上,初在病部表面现不明显褐斑,后扩及全叶,上生灰白色粉状物。嫩果染病,表面初现褐色病斑,后扩及全果,致果实收缩,成为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病果多悬挂在树梢上,成为僵果。 病原 Sclerotinia kusanoi P. Henn. 称樱桃核盘菌,异名 Monilinia kusanoi (P. Henn.)属子囊菌门真菌。子囊盘钟状或漏斗形,中央凹陷,直径6mm,柄长 3~8(mm)。子囊无色,圆筒形,大小 125~140× 7~9(μm),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大小 10.5~13.5× 4.5~6(μm)。分生孢子梗丛生,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 10.5~19.5× 7~12(μm)。此外,有报道 Sclerotinia fructigena Aderh. et Ruhl. 称果产核盘菌,也侵染成熟果实,亦为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果中越冬,翌年 4 月,从菌核上生出子囊盘,形成子囊孢子,进行广泛传播。落花后遇雨或湿度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及时收集病叶和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2)改善樱桃园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湿气滞留。开花期至果实膨大期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 60%左右,不宜过高或过低。(3)开花前或落果后喷 53.8%可杀得 2000 干悬浮剂 1000 倍液或 12%松酯酸铜乳油 600 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 樱桃、大樱桃枝枯病 Cherry canker 症状 江苏、浙江、山东、河北樱桃产区均有发生,造成枝条大量枯死,影响树势。皮部松弛稍皱缩,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粗枝染病病部四周略隆起,中央凹陷,呈纵向开裂似开花馒头状,严重时木质部露出,病部生浅褐色隆起斑点,常分泌树脂状物。 病原 Phomopsis mali Roberst 称苹果拟茎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病枝上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子座和分生孢子器。内含分生孢子梗和两型分生孢子,一种为椭圆形,单胞无色,两端各具 1油球,另一种丝状,单胞无色,一端明显弯曲状。为害樱桃、苹果、梨、李子枝干,引起枝枯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子座或菌丝体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两型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枝条,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该病不断扩展。3~4 年生樱桃树受害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使树势强健。发现病枝,及时剪除。冬季束草防冻。(2)抽芽前喷 1:1:100 倍式波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