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次生孔隙形成

次生孔隙形成_第1页
1/8
次生孔隙形成_第2页
2/8
次生孔隙形成_第3页
3/8
次生孔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次生孔隙:指岩石形成之后,经历各种次生变化,如溶解作用、重结晶作用、白云岩化及构造应力作用等所产生的孔隙或裂缝。包括溶蚀孔隙、多数的晶间孔隙。构造缝、层间缝、亚溶缝及角砾孔隙等。 次生孔隙在不同成岩后生阶段的差异 不同成岩后生阶段所形成的次生孔隙在数量上差异很大:一般后生阶段中期可以形成大量次生孔隙,后生阶段早期和晚期则形成较少;晚期主要为裂缝,中期主要是溶蚀孔隙;表生作用阶段也是次生孔隙形成的重要阶段,风化剥蚀和大气渗水的淋滤可形成区域性风暴不的风化壳次生孔隙发育带。 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 砂岩的次生孔隙绝大部分是由溶蚀作用造成的,除溶蚀作用外,方解石交代难溶硅酸盐、胶结物和基质中的重结晶作用、成岩圈闭造成、生物作用、砂岩中的碳酸盐胶结物在上升期和风化期受溶解以及岩石组分的破裂和收缩也可以使砂岩产生重要的次生孔隙。 一、溶蚀作用造成的次生孔隙 在底下深处,由于孔隙水成分的改变,导致长石、火山岩屑、碳酸盐岩屑和方解石、硫酸盐等胶结物的大量溶解,形成次生溶蚀孔隙,使储集层孔隙度增大。这种次生溶蚀孔隙对改善储集层物性的重要性近来受到越爱越多的重视。 石油生成之前有机质的早期成熟作用产生了酸以及溶解状态的有机络合物和为流体移提供部分驱动压力的甲烷。蒙托石与伊利石的转化可提供作溶剂的载体自由水, 水溶剂溶液排进相邻的砂岩, 造成溶解作用。这一部分溶液被进一步从砂岩中带走, 就形成次生孔隙。在溶解作用中 , 骨架颗粒的溶解和迁移尤为重要, 而骨架颗粒的溶解和迁移要求: ① 必须有可以利用的水和足够的压力梯度, 把水从页岩中迁移到砂岩和排出砂岩。② 必须有发生溶解反应所需的离子来源。③ 被释放到溶液中的离子, 不能以任何方式沉淀在砂岩孔隙中。首先, 水的主要来源可以有两部分: 大气水和页岩水。页岩压实(D ick in son, 1953) 和热膨胀(Barker, 1972)、蒙托石向伊利石的转化放出吸附水(Barst, 1969) 以及碳氢化合物形成时期, 页岩中固体干酪根转化为液态碳氢化合物(尤其是天然气的形成) 所引起的体积膨胀(Hedbu rg, 1924) 都可产生页岩水。很显然, 地下存在足够的压力梯度, 从而页岩水被排挤出来, 使它成为溶解物质迁移或扩散的动力学营力。另外, 由于水的向下流动有一个高于海平面的水压头, 所以通常只有由大气水形成的孔隙水才能向下运动, 流动的驱动力是高于海平面的淡水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次生孔隙形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