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版 水 印 木版水印字画是我国特有的复制工艺。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既可用以创作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也可逼真地复制各类中国字画。木版水印字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唐代,单色木版印刷已经具有相当水平。明末出现“饾版”、“拱花”等套色叠印,表明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由于这项工艺始终基于手工进行,所以我国目前纯粹作为文化遗产予以继承和发展。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是不惜工本的,但从取得的成果来说是巨大的。这次推出的大量古今名画就是其成果之一。 简介 用水墨及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是中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主要用以复制书 木版水印 法、绘画等艺术作品,又称“木刻水印”。唐代以来,中国雕版印刷几乎完全使 用水墨,文图 皆 黑 色。元 代至 元 六 年 (1340)出现朱 墨2 色套印的《 金 刚 经注 》。明代正 德 (1506~1521)以后 朱 墨套印被 推广 ,并 有靛 青 印本及蓝 朱 墨3 色、蓝 黄 朱 墨4 色、朱 墨黛 紫黄5 色套印本。清 代中叶 又有6 色本。主旨 为在书眉 上加 批 语 ,行间 加 圈 点,每 种 颜色代表一家 批 注 或 评 点。图 刻的彩 色套印,最 初 是在一块 版上涂 几种 颜色,如 花上涂红 色,枝 干 涂 棕 色、黄 色等,然 后 覆 纸 刷印。如 万 历年 间 滋 兰 堂 刻印的程 氏 《 墨苑 》中的《 天 姥 对 廷 图 》、《 巨川 舟 楫 图 》 及万 历刻本《 花史》 等。稍 后 ,发展为几种 颜色分 版套印。明代末期 更进一步出现饾版印刷方法。 大幅 中国书画的复制及年 画印制,大量采 用木版水印。木版年 画的著 名产地有苏州 桃 花坞 、河 北 杨 柳 青 (今属 天 津 市 )、山 东 潍 县 、四 川 绵 竹 四 大家 ,皆 始于明代后 期 ,盛 于清 代雍 正 、乾 隆 、嘉 庆 、道 光 年 间 (1723~ 1850)。桃 花坞 木版年 画画风 细 致 ; 杨柳 青 年 画受 历代院 体画影 响 ,画风 工整 写 实 ; 潍 县 年 画线 条 简练 刚 劲 ; 绵 竹 年 画讲 求对 称饱 满 。木版年 画有的是多 色套印,有的只 以木版印线 条 轮 廓 ,然 后 手工敷 彩 、开相。 木版水印工艺分 为勾 描 、刻版、印刷3 道 工序 。首 先 ,根据原作进行设 计 分 版,在透明涤纶片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