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字的演变 汉字是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创造出来的。汉字的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草书和行书(魏晋)。 甲骨文:线条细瘦,大小不一、生动逼真、浑厚自然,容易理解。 金文:笔道肥粗、粗壮丰满,笔势圆转、结构匀称; 篆书:匀称齐整、体正势圆,瘦劲挺拔 隶书: 字形扁方、左右舒展,生动活泼、风格多样。 楷书:形体方正,笔划平正,结体整齐,苍劲有力,笔势刚健。 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气势豪放,潇洒飘逸、奔放雄壮、气势宏伟 行书: 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 雄健洒脱、酣畅浑厚、遒劲流利 二、汉字的构成——六书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则: 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现在通行的汉字绝大部分是用形声法构成的,即形旁加声旁的方式,形旁表示意义或意义类属,声旁表示字的读音。用形声法造的字使汉字突破了纯表意文字,向表音化迈进了一大步。 1.象形 用文字的线条描画事物形象的造字法,只有一个组成部分,是独体字。 “日”, ;“月”, ; “魚”, ,; “眉”, ; “齒”, 。 “州”, , 例如: 人 日 月 手 爪 山 鸟 鱼 羊 2.指事 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是独体字。 例如: 上 下 亦 本 末 3.会意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是合体字。 例如: 休 牧 武 从 众 伐 劣 信 莫 步 4.形声 形声字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意,叫形旁或叫意符。一部分表读音,叫声旁或叫音声符。 1、左形右声:红 棋 诂 超 种 编 框 矿 挤 记 2、左声右形:攻 期 胡 剔 影 领 3、上形下声:宇 雾 草 景 霖 4、下形上声:想 梨 裳 盒 掌 5、内 形外 声:问 闻 闷 辨 6、外 形内 声:圆 阔 阁 固 7、形占一角:疆 腾 栽 裁 8、声占一角:旗 5.转注 同意部首内读音相近且字义基本相同的字互相解释、互相借用。如“老”“考”;“巅”“顶”。 6.假借 指本来没有这个字,按它的读音,借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如“反”“返”、“莫”“暮”。 三、汉字常用偏旁部首名称 二 画 偏旁 名 称 例 字 偏旁 名 称 例 字 二 二字头 元 云 亏 ...